
友人陳君新購入了一輛黑色超跑,據說與台灣娛樂圈周姓小天王擁有的蝙蝠車系出同門,儘管只是網友的暱稱而非電影中的具體形象,但身價也高達令人咋舌的四千七百萬了。不過,當陳君跟我提到有別於其他超跑的鷗翼式車門,強調更酷炫的鍘刀式開門方式,以及零到一百公里加速僅需三秒的極致性時,我腦中快速閃過的靈感卻是:如何在展翅的巨大蝙蝠上擺設茶席?
就在陳君爽快答應的同時,岩礦壺名家游正民適時來訪,攜來了幾件剛出窯的新作,表示將在十二月舉辦個展。時間拿捏得正巧,我毫不猶豫就抓起茶巾鋪上黑亮的引擎蓋,或在駕駛座旁擺放茶桌,再以木刻彩繪茶盤搭配游正民的茶壺,與翁明川的茶則茶匙等,利用落日前的柔光,呈現極致奢華科技與手工藝術創作的強烈對比,當然也吸引了無數圍觀的路人;可說是全球第一個現身在蝙蝠車上的茶壺吧?
話說游正民早期以「白夜」為筆名創作茶壺,其間曾一度淡出,轉戰廣告傳播事業;身為中和游姓大家族的一份子,游正民沒有任何世家子弟的浮誇與嬌縱,反而在事業達到顛峰時急流勇退,再度投入岩礦壺創作的行列,從炫燦歸於平淡後更繳出了漂亮的成績單。
自然入釉岩礦壺
其實岩礦本為台灣礦石的統稱,豐富且具多樣性。而岩礦壺的崛起則始於本世紀初,源於古代道家取材麥飯石、陽啟石等的「藥石理論」,使用台灣岩礦做出來的陶壺筆觸粗獷,且最適合軟水沖泡、改變茶湯口味;還因為壺中的礦物元素,會將茶的苦澀轉為中性、變得柔順,堪稱台灣本土壺的代表。
此外,台灣岩礦壺且因多次高溫氧化還原,仍保持結晶並形成「海綿性氣孔」,有利於茶香及茶韻的保持;土胎質地且更加堅硬,壺胎呈現光芒的質感。尤其經久用與滌拭後更增溫潤,可以堅致如金,不僅適宜沖泡普洱茶、重發酵與重焙火茶,即便近年紅透半邊天的台灣高山茶,也能輕易釋出最佳的香氣與口感。
近年台灣壺在對岸發燒,許多藝術家的創作心血往往在一夜之間遭到大量仿製,唯獨必須以台灣岩礦為原料高溫淬鍊的質感無法仿製。尤其台灣岩礦壺強調以自然入釉,取材自樹木灰或泥漿,甚至溫泉泥、茶渣等無一不可以入釉,例如以茶葉或飽滿脫落的肉桂樹皮磨成粉狀後作為灰釉,不僅可以避免化學溶劑傷害,更可以讓茶壺外觀呈現茶葉或雪花紛飛的釉色,深受茶人青睞。
品飲台灣好氣味
游正民強調以台灣礦土與台灣的質樸之美,捏塑出台灣的風格,希望在「壺」與「茶」的互動中追求壺藝的內涵與創新。他還喜歡深入台灣各地溯溪,在南橫或宜蘭、新店等水流淙淙的溪邊撿拾野溪岩礦,成分包括天然赤鐵礦、石英高嶺土、鈉長石、黑雲母等多種不同的礦物組成,原本就飽含豐富的生命力;敲碎研磨後融入陶土創作,作品更呈現強烈的質感與個人風格;泡茶時彷彿站在溪邊,空氣中不斷釋放的負離子正伴隨茶香一起入喉,最是愜意不過。
游正民的創作風格較為多元,造型豐富而多變化,例如以四支壺嘴、提梁可以三百六十度旋轉的「多嘴壺」,設計上就頗具巧思,壺蓋無須再開氣孔,任何一個方向都能順暢出水,外型也甚為討喜。再看看他以本土肉桂葉晾乾後燒灰再拌以石英礦石所成就的天然釉色,整體呈現棉絮般的輕柔,有效減去寬廣口緣的負重感,黑亮的壺鈕與提把則一前一後演繹出完美的曲線,沸水沖入後能將飽滿的熟韻完全釋出,令人驚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