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大學總裁班台灣金融考察團員與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前排右五)合影,前排左五為國立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教授馮滬祥。圖/人間社記者陳昱臻
【人間社記者陳昱臻大樹報導】廈門大學管理學院高層管理培訓(EDP)中心總裁班的台灣金融考察團,日前由國立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教授馮滬祥陪同,前來佛光山及佛陀紀念館參學,並與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會晤,團員把握難得因緣向大師請益,暢談如何在人生逆境中成長。
「人生遇到逆境,該以什麼心態從逆境中成長?」大師說,生命中的逆境有很多,包括被朋友欺騙、長官壓制、工作壓力大等,「逆境來時順境因」,其實逆境就是順境,把逆境當作讓自己更堅強的因緣。我們很脆弱,世間也有很多考驗,要訓練自己能接受逆境,從中培養忍耐、慈悲及智慧的力量,進而能抵擋、處理逆境的考驗。
「生命坎坷、諸事不順,要到何時才能結束磨難?」大師說:「世間的路有平坦也有高低,人生旅途亦是有直有曲,本來如此,我也是如此。」念佛、求佛、拜佛,不如自己行佛,學習佛陀的慈悲、忍耐、智慧及大公無私的平等。人要自覺,自己管理自己,不要有太多貪欲、怨恨、嫉妒及愚痴,還要凡事看得開、放得下。在做人處事上,難免會有冤枉、受委屈的時候,這是就當作別人替我消災免難,怨恨沒有用,要積極向善、行三好,與人廣結善緣,為人服務,這些皆能讓人生道路更平坦。
大師的一番智慧法語,令與會大眾猶如法水甘露灌頂,忍不住內心的歡喜與感動,迫不及待與鄰座友人分享:「今天聆聽大師的開示,一生受用不盡。」
一九七八年邀約大師至東海大學開設「佛學與人生」講座的馮滬祥,與大師結緣至今近四十年,多次到訪佛光山,他談及,令他印象最深刻的是大師推行人間佛教,讓佛教從山林走入社會,讓佛教不流於空談,而是積極地化為行動與服務,他讚嘆地說:「大師是台灣奇蹟、宗教奇蹟,推動人間佛教是台灣佛教的重要成就。」
一行人在與大師接心後,參觀本館的佛光山宗史館,透過張張歷史照片,認識大師的生平及佛光山開創維艱的事蹟,更能透徹認識佛光山;觀賞《佛陀的一生》4D電影,精采生動的佛陀故事,告訴大家「信佛、學佛、行佛,最後必定能成佛。」此行令團員皆滿載法寶而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