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夫兒 荒漠栽成綠洲

 |2012.12.01
1526觀看次
字級

【本報綜合報導】大陸寧夏荒漠三十二年前只有一棵樹,每年起風飛沙;如今這裡形成小綠洲,風沙逐年減少,背後的功臣是五十九歲的農婦白春蘭,三十二年來一手栽種十萬棵樹,即使丈夫、長子相繼離世,她仍不放棄對這片土地的熱愛,「看著樹,就像看到丈夫與兒子。」

白春蘭住在寧夏回族自治區鹽池縣,她坦言當時種樹是為生計所迫,想將樹苗長大後以每棵三塊錢賣掉。在沙漠地區種樹不易,雖多次樹苗被吹垮,都沒有動搖白春蘭夫婦治沙決心。他們植樹種草的同時,一層層掀掉那些不長作物的沙子,翻出新土,硬是在沙丘上整出一塊土地。一九八四年,白春蘭在新開的土地上播種,並在秋後收穫了四袋小麥,這在從未種過小麥的沙漠裡是破天荒的事。

初嘗成功喜悅後,白春蘭夫婦更有信心,他們繼續栽植喬木,還選擇適應沙地生長、防沙固沙的沙柳、沙蒿等灌木,起了很好的防風固沙作用,荒蕪多年的沙漠終於出現點點綠色。

一九九七年,丈夫因肝硬化辭世,白春蘭擦乾眼淚,帶著兒子繼續進行治沙事業。此時,沙漠已變得鬱鬱蔥蔥。白春蘭不只治沙,二○○○年成立公司,聯合全村八十八戶農民,治理村中兩萬餘畝沙漠化土地。同年,白春蘭將全鄉的年輕婦女成立「女子治沙隊」。每到春天,白春蘭都帶著二十名婦女在荒漠中植樹、治沙。

二十年過去,如今白春蘭已造林兩千多畝,種下灌、喬木八萬多株,昔日荒涼的沙漠變成大片綠洲。每到植樹季節,都有人自願到這裡植樹、治沙。白春蘭說:「人們都勸我休息,但我一看到滿眼的綠色,看到樹林裡活蹦亂跳的野兔,我就有使不完的力氣。」

五年前長子去世,讓白春蘭的人生一度跌入谷底。後來白春蘭把房子建在樹林中央,每天守護樹木,「我不能走,要在這裡完成他們的心願。」因為這種熱情與毅力,以及成功造出綠洲,白春蘭被讚譽是寧夏「治沙功臣」。當年種樹為了賺錢,現在這十萬棵樹不僅保護環境,更充滿她對丈夫與兒子的愛。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