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官訪佛館 參悟因果觀念

人間社記者林洛瀅大樹報導 |2012.11.23
1444觀看次
字級
最高法院院長楊鼎章(右)率團參訪佛館,副館長慧傳法師(左)致贈《人間佛國》結緣。 圖/人間社記者林洛瀅

【人間社記者林洛瀅大樹報導】全國最高法院院長楊鼎章、高等法院院長陳宗鎮及高等法院台中分院院長洪文章,率各分院庭長及法官六十人,日前參訪佛陀紀念館,副館長慧傳法師接待。

「要以智慧治理百姓。」慧傳法師引述一名士大夫陸亙與南泉普願禪師的機智對話,解釋禪師不單從常理去思惟,也注重心理層面的因緣。另外,紛爭起源於人的貪、瞋、癡,當面對訴訟時,即便依法判定,結果卻不見得圓滿。他提到,早年社會風氣純樸,民心有因果觀念,比較不易發生糾紛,因為因果業報自有評斷。

慧傳法師舉例,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創辦佛學院時,依循佛教設立叢林制度帶領學生,強調出家眾從生活中養成因果業報觀念,如學院內設有因果福利社,提供學生購買生活文具物品,但沒有人負責收費,學生按照物品上標示的價格,自己投錢。

楊鼎章聆聽一席話後,引述出自《莊子‧篋篇》的「聖人不死,大盜不止」回應,他認為,這段話與慧傳法師講述的禪門公案有異曲同工之妙,擔任院長或是法官者,要以人的角度來解讀案件,並勉勵大家不畏權勢,當如何判就如何判,一切回歸天理。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