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法院院長楊鼎章(右)率團參訪佛館,副館長慧傳法師(左)致贈《人間佛國》結緣。
圖/人間社記者林洛瀅
【人間社記者林洛瀅大樹報導】全國最高法院院長楊鼎章、高等法院院長陳宗鎮及高等法院台中分院院長洪文章,率各分院庭長及法官六十人,日前參訪佛陀紀念館,副館長慧傳法師接待。
「要以智慧治理百姓。」慧傳法師引述一名士大夫陸亙與南泉普願禪師的機智對話,解釋禪師不單從常理去思惟,也注重心理層面的因緣。另外,紛爭起源於人的貪、瞋、癡,當面對訴訟時,即便依法判定,結果卻不見得圓滿。他提到,早年社會風氣純樸,民心有因果觀念,比較不易發生糾紛,因為因果業報自有評斷。
慧傳法師舉例,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創辦佛學院時,依循佛教設立叢林制度帶領學生,強調出家眾從生活中養成因果業報觀念,如學院內設有因果福利社,提供學生購買生活文具物品,但沒有人負責收費,學生按照物品上標示的價格,自己投錢。
楊鼎章聆聽一席話後,引述出自《莊子‧篋篇》的「聖人不死,大盜不止」回應,他認為,這段話與慧傳法師講述的禪門公案有異曲同工之妙,擔任院長或是法官者,要以人的角度來解讀案件,並勉勵大家不畏權勢,當如何判就如何判,一切回歸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