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女記者與作家協會世界年會在台中市新市政中心舉行,總會長李艷秋表示,她仍然不習慣使用新科技產品,還是要用紙張作紀錄。圖/于志旭
【本報台中訊】「世界女記者與作家協會」第二十屆年會昨日揭幕,二十八國、八十多名女記者、女作家齊聚台中。剛卸任的斯洛伐克前總理拉狄克娃(Iveta Radicova)專題演說,她強調部分媒體為了自身利益,濫用言論自由,應樹立一套規範。
當過記者的副總統吳敦義也出席年會,他引用南宋詩人楊萬里的詩句「萬山不許一溪奔」,強調台灣是新聞完全自由的國家,要靠媒體自律,才能達到真善美。
世界女記者與作家協會創立四十四年,今年主題聚焦「數位化對媒體與文學的影響」,與會的女記者與女作家隨手掏出平板電腦、智慧手機拍照、記錄,驗證數位化潮流無遠弗屆。
不過,現任總會長、資深新聞人李艷秋上台致詞時,提起使用iPad,她心裡仍有點猶豫。李艷秋說,她是個老派人物,原本想帶著iPad上台,看起來比較炫,但又擔心機器會故障,「我還是相信紙與筆,以及寫在上面的字」。
資深新聞主播沈春華迄今未開放個人臉書。沈春華說,很多人建議她要開始用臉書,她還在籌備,因為沒時間經營,「很多人給我訊息,卻沒法親自回應,帶給我更大焦慮」。她強調,傳達正確訊息是最重要的。
美國NBC新聞節目《Today》製作人方祖欣(Cecilia Fang)說,數位化改變媒體運作,超過六成的美國人都上網讀新聞,新聞工作得更快速、更敏捷;網路是很棒的消息來源,但得一再確認正確性,而當碰上政治醜聞、與總統有關的大新聞時,大家還是相信新聞媒體。
拉狄克娃說,長期以來大家相信的自由競爭市場,才是媒體獨立與追求真理的精神,但現在已變得不同,媒體完全沒有經濟獨立,受限於客戶導向、廣告贊助等,就得滿足客戶需求。她強調,數位化之後,產生許多新媒體空間,但有些媒體老闆直接從政,也有企業併購媒體,達到掌控媒體的目的,媒體壟斷將釀成資訊多元的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