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越佛教成顯學 國際專家探究

人間社記者觀昶綜合外電報導 |2012.11.16
992觀看次
字級

【人間社記者觀昶綜合外電報導】由大陸浙江杭州市佛教協會、宗教研究會、中外關係史學會合辦「第十屆吳越佛教學術研討會」,日前在杭州佛學院召開,來自泰國、日本、馬來西亞等逾百名專家學者與會,發表上百篇論文及專題講演。

在研討會上,有學者指出廣義的吳越地區,包括長江三角洲的江、浙、滬,鄰近的淮揚地區、江浙西部的皖南、贛北,福建省等。五代時期,由於北方陷於混亂,各王朝對佛教嚴格限制,佛教宗派大多式微乃至絕傳。反之,南方各國帝王篤信佛教,熱中建寺、造塔、造像、寫經等活動。因此,禪宗在南方傳播開來。

吳越佛教透過海上絲綢之路傳入,由中印度經交趾(今越南),沿海路傳至會稽一帶。東晉至隋唐時期,吳越佛教興起,是中國佛教宗派最早形成的地區,智者大師創立天台宗、吉藏大師創三論宗,禪宗形成後,還有吳地的牛頭宗、法眼宗等。

吳越佛教文化有幾大特徵—名僧輩出,梵宇林立;佛教與儒、道三教融合,大慧宗杲、藕益,近代的印光法師等皆主張三教合一;禪教淨合流與淨土信仰的流行,念佛社在士大夫階層以及民間流行,呈現民俗佛教,盛行觀音信仰以及居士佛教。

另外,佛學典籍著述及流布,如南朝梁天監年間由慧皎大師撰《高僧傳》,開啟佛教僧人總傳體之先河。天台宗始祖智顗大師的《法華經玄義》、《法華文句》及《摩訶止觀》,隋高僧吉藏大師著《三論玄義》,五代浙籍禪師大川普濟撰寫《五燈會元》,五代延壽大師《宗鏡錄》、北宋大慧宗杲大師的《正法眼藏》等。

吳越佛教文化交流十分頻繁,隋唐時期佛教由此東傳朝鮮、日本,是日本佛教禪宗、天台宗、淨土宗的祖庭。宋元以後,與東亞的佛教文化的交流,代代相傳,至今不絕。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