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地小家園 認識部落祖先智慧

 |2012.11.15
1257觀看次
字級
部落耆老邱金士(左)帶領長榮百合國小六年級學生,到瑪家村舊部落參觀百年歷史的石板屋搭建的舊工寮,小朋友紛紛拿起相機記錄畫面。圖/劉星君

【本報屏東訊】台大城鄉基金會與長榮百合國小合作,設計系列部落文化課程「耕地小家園」邀請禮納里部落排灣族、魯凱族耆老、年輕人擔任老師,帶領學生們搭建工寮、管理耕地,也實地走訪舊部落,認識祖先智慧。

「耕地小家園」在長榮百合國小文化探索區南側耕地,部落耆老杜秀利帶學童搭建工寮,鋪茅草屋頂、石板,工寮旁有塊小耕地,部落老師細細告訴學童,如何搭工寮、應注意的事項,學童們瞪大眼睛專注聆聽。

杜秀利在工寮內整理著石板,解釋「這裡要設灶」,廚房後方立石板,可以穩定爐火,不被風吹,也有排水作用。小六學生李傑說「蓋房子真的很不容易」。

「石板有分公和母,比較堅硬的是公的。」李傑介紹著說:「石板可從顏色、堅硬度區分。公的比較硬,顏色較深;母的較脆弱!」

瑪家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董忠也是部落老師,帶學童們到舊瑪家村走訪保留最久的百年石板工寮。老師開車載著學生,費了一番工夫,終於抵達隱身海拔八百多公尺山林間的工寮。

董忠說,工寮是祖先在日據時代就蓋的,歷經地震颱風仍舊不倒,全由石板、石頭砌成,工法精細。工寮架設較矮,是為防範敵人,不讓敵人發現。

六年級學生潘志桐拿攝影機專注記錄這座百年工寮,仔細聆聽董忠的說明。

他說,學校搭建工寮用茅草與木頭,年代久遠的工寮卻相當堅固,「我要將這些拍下來,才能讓更多人學習。」李傑直說「超酷的!學習祖先智慧,面對敵人來臨時學會攻擊和防禦。」

下田種菜或搭蓋工寮,部落耆老不斷叮嚀「現在所學的,就是你們未來的幸福。」耆老們累積一輩子生活智慧,企盼讓部落文化傳承一代又一代。

校長陳世聰說,老祖先的智慧是最棒活教材。耕地小家園課程是一系列,學生們要設想這座工寮就是蓋在山上,以部落的天候、環境思考,「部落知識融入生活中」。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