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島人權藝術季 明晚揭曉

鄭淑芬 |2006.10.19
502觀看次
字級

【記者鄭淑芬台北報導】「二○○六綠島人權藝術季」將於二十日晚間九時在綠島人權紀念碑開幕,三天的活動以「百合.觀.音」為主題,由在地的台東劇團、台東青年管樂團、綠島國中、綠島國小、公館國小及綠島文化生態協會等機關團體共同展演。

文建會主委邱坤良表示,綠島原名火燒島,卻因為歷史的不幸成為白色恐怖時代的海上監獄,文建會籌設中的綠島人權園區,有其時代意義,戒嚴時,政治受難者與綠島人民互動情形為何?解嚴後,綠島人又該何去何從?都是值得省思的課題,也是最重要的「人文」議題。

邱坤良指出,綠島人權藝術季以跨夜的活動方式呈現,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讓參與者感受到綠島的歷史氛圍,在欣賞藝術團體表演的同時,也能共同追憶與緬懷當時的歷史,並且能從中加以省思。
 
除此之外,更冀望人權藝術季能賦予地方居民自我主體性的發展,帶動離島居民在文化藝術上的發展,以提升文化素養。

活動策展人郭端鎮說,綠島人權藝術季以「百合.觀.音」為主題,「百合」象徵純潔、和平與人權,可作為良心犯之具體代表。「觀音」作為名詞,具有救苦救難之形象,有寬恕、普渡眾生之意思。若作為動詞,則符合「觀劇聽音」的表演藝術活動實際場景。

二十一日的活動則以緬懷過去的記憶為主軸,在莊敬營區種下象徵純潔、和平與人權的百合花,二十二日則將舉辦送「觀.音」到村落,讓綠島當地的居民能貼近藝術,整個活動將會在踩街的過程中圓滿結束。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