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新竹訊】新竹市立功社區里民組成劇團,二十多位團員幾乎都是六十五歲以上長者,他們請來戲劇老師編導,改編里內榮民抗戰、來台落地生根、融入眷村社區的真實故事,取名《光陰的故事》,洋溢濃濃眷村味。素人演員真情溫暖的演出,讓觀眾又哭又笑,明天上午十時在新竹市文化局演藝廳公演,自由入場。
「民國三十八年秋天,我在金門,突然砲彈砸下來……」八十三歲的鍾木齡打過古寧頭戰役,右手臂還有中彈傷痕,《光陰的故事》就是改編他的故事;他來台後娶了比他小十八歲的鍾林阿雀,夫婦倆在劇中分飾男女主角。
「媽,你怎麼把我嫁這麼遠。」鍾林阿雀從台南嫁到新竹,初期很不適應,母親逝世後鬱鬱寡歡;她在劇中因思念母親落淚,真情流露的演出,讓觀者無不感動。鍾林阿雀說,演自己的故事很自然,但背台詞是一大挑戰。
立功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陳秋羽說,立功社區是眷村,住民以老人居多;四年前為讓老人家走出戶外,有表演舞台,第一次以社區發展為主題演出戲劇;隔年以嫁來立功社區的媳婦為主題;今年則首度成立劇團,讓他們說自己的故事。文化局的眷村文化季,也預計找他們表演。
戲劇指導老師劉欣怡在明新科大任教,她說,寫《光陰的故事》劇本時邊寫邊哭,雖然里民非專業演員,但展現的情感樸實、真誠,讓她不管再忙碌,也願意來指導他們。
劉欣怡說,她邀里民說自己故事時,很多人很害羞,或認為自己的經歷「很平凡」、「不值得一提」,要老師「你自己編啦」。劉欣怡不斷引導聊天,挖掘出許多故事,透過集體即興創作,譜成這部《光陰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