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口竹林山觀音寺改建 巍峨雄偉

 |2012.11.13
2099觀看次
字級

【本報林口訊】斥資二十多億元、歷時十二年施工的新北市林口區竹林山觀音寺重建工程,終將完工。寺廟結構大量採用台灣檜木、樟木、大陸青斗石的雕梁畫棟,融合中國南方建築風格和台灣民間建築藝術,外觀巍峨,下月九日將舉行「入火安座大典」。

歷史悠久的竹林山觀音寺,供奉十八手觀世音菩薩,是清朝嘉慶年間,由福建省晉江縣安海龍山寺分靈而來。一九三八年日據時代,在現址興建日本風格的寺廟奉祀,台灣光復第二年(一九四六年)改建為中國式寺廟,是北台灣名勝,香客絡繹不絕。

「竹林山觀音寺重建工程以木材為主要建築結構,使用五、六百根,約四十萬才珍貴台灣檜木。」總幹事徐文乾指出,在梁柱部分,主殿使用十八根台灣檜木為柱,拜亭四根、兩側偏殿各八根,共三十八根柱子;拜亭上有兩根跨距十二公尺的梁,是最長的檜木。

除了主結構採用台灣檜木,內外大量木雕則使用樟木,再以上千萬張金箔彩繪,更顯金碧輝煌。至於龍柱、牆壁、石堵,均採用大陸青斗石精雕細琢。

古色古香的建築特色外,寺廟內也斥資三百多萬元裝置現代化的抽風設備。徐文乾表示,佛祖爐直徑一百二十七公分、重三千五百公斤,廟方在佛祖爐的下方,挖出三點五公尺深、三十八公尺長的潛盾管道,透過直徑六十公分的抽風馬達,將燃香產生的煙霧往下抽,從地下潛盾管道排出,「以後信眾不必再邊燒香拜拜,邊流眼淚了」。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