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隨著冬季逐漸到來,大陸部分地區近來出現「蹭暖族」,催生「蹭暖器」熱銷,不少陸媒專文探討此現象。
大陸前幾年物價高漲之際,曾出現不少「蹭飯族」,即上班族到大學食堂用餐,享用較物廉價美餐飲。大陸北方部分城市近來則出現了「蹭暖族」。
陸媒報導,「蹭暖族」多數是二十歲至四十歲上班族,因工作繁忙,整天在外奔波,選擇不供暖,但因所居住地方採用地熱供暖,只要左鄰右舍、樓上樓下一供熱,其屋內溫度也隨之提高。
陸媒調查報導,隨著供暖季節臨近,名為「暖氣換熱器」的「蹭暖器」在五金店、裝飾材料市場、網路商店開始熱銷,售價從人民幣一百多元到七百多元(約新台幣四百六十元至三千二百五十元)不等。
報導說,這種換熱器上方左右兩端各有一個接口,只要連接到集中供暖管道和自來水管上,便可「蹭」上熱力公司提供的暖氣,還可以享用免費熱水。
由於大陸目前沒有相關法律或法規來規範「蹭暖」現象,「蹭暖」的流行,催生了相關「蹭暖」產品的熱賣。
中國城鎮供熱協會技術諮詢部主任于洪說,「蹭暖族」挑戰「供暖按面積收費」、「不用熱、不收費」的價格機制。
他說,供暖具規模效應和熱傳導性,一幢供暖建築中的部分房屋停暖,會消耗一部分熱量。因此,應該對停暖用戶收取一部分基礎費用,用於補貼供熱企業的固定資產折舊和熱傳導損失,以實現各方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