獅頭收藏者盧光助對博物館內的獅頭如數家珍。來自印尼皇宮的「峇龍獅」全長約三公尺,身上的毛以少女長髮製成。圖/莊旻靜
【本報新竹訊】新竹寶山鄉「獅頭博物館」月底將開幕,館內收藏一百二十個各國獅頭,見證獅頭風華。獅頭博物館目前還有「寶山廣東金獅陣」,不少成員在此練獅陣和武術,十分特別。
獅頭收藏者之一盧光助表示,舞獅為客家傳統文化,先前他擔任新城村長辦理油桐花季時,曾拿出老獅頭讓大家試演,逐漸找回式微的舞獅文化。從中國大陸返台的友人潘靖瓏指出,新竹是桃、竹、苗客家地區的中間點,適合開辦博物館,因此與盧光助及其子盧星福等人展出收藏的獅頭。近一、兩年漸漸整理妥當。
館內歷史最悠久的收藏,為一百多年、以竹篩為底的竹篩獅頭,模樣看起來「兇而有神」。盧光助說,以竹篩做獅頭是早年的傳統,用竹子一層一層編織而成,很有古早味。
另一個「鎮館之寶」是來自印尼皇宮的峇龍獅,盧光助說,峇龍獅得來不易,從印尼經特殊管道到中國,再從中國到台灣,「飄洋過海來的!」峇龍獅的獅頭、獅尾都有竹編的避邪物,有趨吉避凶用途。全長約三公尺的峇龍獅,身上毛髮皆以少女的頭髮手工織成,十分珍貴。
盧光助說,館內有依「金、木、水、火、土」五行打造的五行獅,和長牛角的牛角獅,還有閩南獅、西藏獅等具區域特色的獅頭,見證不同地區的風華與民俗。
為了不讓客家舞獅傳統文化流失,盧光助、盧星福父子也鑽研客家傳統的舞獅陣法,並教導對舞獅有興趣的民眾;獅頭博物館內可見到練習獅陣用的武器,風格獨具。
獅頭博物館預計月底開幕,地址:新竹縣寶山鄉新城村寶新路二段五十六巷八十六號,電話:(○三)五二○四二六四,歡迎民眾體驗獅頭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