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試院長關中致力退撫基金改革,希望軍公教能同步實施,「七五」改採「八五制」,由滿工作二十五年加五十歲就可退休,提升到六十歲才可退休。
這出發點是對的,卻忽略了軍人的屬性迥異,將軍公教擺在同一天平上,不論採「七五制」或「八五制」,都是錯誤的對比,油和水無法相容,如何能夠同步?
試看軍人的情況,士官長服役年限較長,但缺額逐漸縮編。
一般官校畢業服役年齡為二十二歲,若採「八五制」計算,必須服役三十年以上。
問題是,上尉退役年限為十五年、少校二十年、中校二十四年、上校二十八年,年限一到還未升遷,表示無發展潛力,只能打報告退伍。
公教人員是「限齡退休」,除非犯了大錯,多數均可安然退休。
軍人是「限階退伍」,服役年資受到限制,依照「八五制」,必須晉升上校或肩掛星星才有可能,依照現實情況,簡直比登天還難,試問:有幾人能當上將軍呢?
弔詭的是,國防部如火如荼的推動「精粹案」,預計再裁減六萬人,代表缺額愈來愈少,晉升管道愈來愈困難。
依照精簡的數量來看,別說「八五制」,想達成「七五制」都有困難。若全面性延役,不止政策本身矛盾,與「精粹案」背道而馳,無異自打嘴巴。
換言之,推動「精粹案」的結果,不是軍人不想留營,而是根本沒有缺額;不是不想配合新制政策,只因「一個蘿蔔一個坑」,在粥多僧少的情況下,只能依法提早退伍。
考試院希望軍公教同步,必須具備平等的條件,相同的立足點,豈有「又要馬兒跑,又要馬兒不吃草」的道理。
既要求國防部精簡,又希望同步「調整」,達成和公教同一標準,這未免太強人所難了吧!
無明(嘉義縣/榮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