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三大退休基金委託操盤投資股市,卻被操盤手有計畫坑殺,造成兩億多元虧損。
事隔兩年才被立委揭露,顯示退休基金的管理風險控管機制缺失,以及投資標的限制,變相成為政治護盤工具,以致投資績效偏低的窘態。
這起退休基金委外操盤,買進每股五百多元投機性的盈正股票,最後全部認賠殺出。
檢調指稱,是操盤手事先配合私下買進,高價倒貨給政府退休基金承接的有計畫行為。
這樣的內線交易,一直是政府代管基金的潛在風險。
更大的風險是上兆元金額的退休基金,竟然成為政府護盤政策工具,財政官員可以下令基金隨時進場買股票護盤,造成數百億元虧損,卻不必負任何責任,不承擔政策投資的虧損撥補。
完全無視於上千萬勞保勞退及退撫投保人的利益,可說已涉嫌背信或違背善良管理人責任了。更別說少數高階官員有權力預知消息,私下進行內線交易的可能,很難避免。
退休基金管理,應該以長期安全有效保本及穩定獲利為原則。現在受限於投資股票等,資產配置上其實是較高風險的,對投保人相當不利。
高風險卻是低報酬,以勞保基金為例,追逐股市的高風險,從民國八十四年至今,十七年來,平均只有百分之四獲利,物價指數卻吃掉大部分獲利。
如果退休基金可以投資房地產,如社會住宅的房產,透過這十七年的資產增值與租金收入,或許可獲更高更穩定收入。
退休基金應該放寬投資標的,並公開透明揭示投資標的,適度引進勞工及雇主代表共同管理,才能真正保護退休基金投保人權益。
否則類似盈正案的例子,仍然還是會以不同的風貌出現。高風險卻低報酬的投資效益也無法改善。
羅保華(高雄市/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