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從年輕就嗜吃甜食,而且吃東西不忌口,身材維持中等,體重只要開始上升,運動一下就會立刻恢復,因為這樣,所以面對我的關心及勸說總是充耳不聞。
漸漸的,四十歲後,他的身材開始走樣,鮪魚肚讓他看不到自己的腳指頭,稍微一跑步就臉紅氣喘、血壓也居高不下,而且健康檢查報告「滿江紅」,充斥著「三高」。剛開始他不以為意,仍想用以前的運動方式控制體重,沒想到即使每周運動一次,體重還是文風不動,他感到疑惑不解。我告訴他,應該是因為年紀大了,身體的代謝率變慢導致,看這個情況,應該要增加運動量才行。
有天,他突然驚覺不能再漠視身體的警訊了,到時候受苦的還是自己,於是他「自己」想要改變生活習慣。從「心」出發的想法,讓控制體重的過程雖然很痛苦,卻更有效率。我負責協助控管他的飲食、準備便當,每周三次以上的運動量,快走、騎腳踏車及游泳,每次三十分鐘,看電視時則趁隙作仰臥起坐,幾個月下來,體重果真下降不少,「三高」也開始緩步下降,身體的負擔減輕了,感覺好輕鬆。
我曾經問他為何想要減輕重量,他說,疲累的身體讓他開始正視自己身體的健康,周遭每個人都提醒他體重與健康密切相關,他其實都知道,但是卻一直找不到適合的減重方式,後來轉念想:身體是自己的,起碼給自己一次機會,不要讓身體繼續受苦!也想讓女兒看到父親的轉變,不再譏笑父親的懶惰,要當女兒的一個好榜樣!這種有自覺的改變,設定確切的目標,當然就比較能持久。
現在的他,每天量體重,固定早晚去操場快走,建立新的飲食習慣,吃大量蔬果,晚餐減量,必要的聚餐則安排於假日的中午,讓吃下肚的多餘熱量,下午還有機會可以消耗,節制愛吃甜食的欲望,真想吃甜點就提早吃,找到了與身體和平共處的模式,從心出發,展開後半場的健康快樂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