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百姓怨薪資不漲、萬物齊漲之際,教育部此時竟然要調漲大學學費。為了降低民怨,政府的說詞是調漲的學費會用來幫助弱勢學生。一個大帽子扣下來,似乎讓抗議者的聲音小了不少。
然而,拿一般學生的學費來補貼弱勢學生是對的嗎?
弱勢學生需要較多的教育資源,才能拉平其與一般生的水準,這部分的費用,應該由其他的學生來負擔嗎?好像應該由國家統一編列預算來補助才對吧?要不然為何國家每年編列上百億元的預算,用於社會弱勢群體?雖然說這些錢也是從國民的納稅錢支付,但差別在於,是國人全體一起支付。
其實,教育部之所以需要不斷調漲大學學費,主要原因之一是大學辦校成本上升。二是廣開大學,使得每一家大學能夠分到的教育補助費用被稀釋,部分學校招生情況不佳,學費收入不夠,錢不夠用,只好漲學費。
要解決高學費的問題,除了必要的縮班和減校,讓好學校能得到較多的補助款,讓不好的學校自然消失。
健全的獎學金制度也很重要,不只弱勢,只要成績優秀就能免費或減免學費,補助款也應該多用於此,才可能讓有能力的年輕人念得起大學。
王乾任(台北市
/文字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