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馬教師充電 發心做文殊菩薩

周柏盈 |2012.10.31
1943觀看次
字級
大馬第一屆《智慧創新》全國教師生命教育研習營中,東禪寺慧軒法師(右)帶領老師學習禪修,調整一天的情緒。圖/人間社記者蘇智勝

【人間社記者周柏盈仁嘉隆報導】由馬來西亞教育部指導、馬來西亞佛光山教育中心主辦的「第一屆《智慧創新》全國教師生命教育研習營」,日前在佛光山東禪寺展開為期三天的營隊,共有三百名來自中小學及幼教體系的教師參加。

此次活動由馬國教育部副部長魏家祥博士特別指導,全國教師聯誼會協辦、東禪佛教學院承辦,精心策畫多項課程,針對平日辛勞耕耘的老師,給予多方激勵。主辦單位特別邀請台灣的講師跨海授課,包括:知名心理學家暨作家鄭石岩教授、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祕書長暨人間佛教讀書會執行長覺培法師、督學張瑞慈,與老師分享交流。

張瑞慈與大家分享當代教育工作者的本質與挑戰,指出老師要運用智慧來教育學生。學生的心態與家庭背景有極深關聯,因此老師需要具創意的方法來授業、解惑,達到育人的效應。

新馬佛光山總住持覺誠法師主講「慧劍治心」,表示文殊菩薩的慧劍是要對治老師自己內心的無明煩惱、壓力與挑戰。叮嚀老師要不忘初心,不忍教育、文化低落,同時要有使命、有發心、有承擔、有發願來甘做孺子牛、奉獻自己照亮別人。

代表佛光山參加博鰲論壇的覺培法師,與大家分享「讓知識動起來」,藉由分析教學法,有系統地說明知識學習法、對話建構學習法及反應自覺學習法等內容。建議老師們可運用這些學習法與學生溝通,讓他們願意自動發心學習。

隨後人間佛教讀書會的滿穆法師以活潑的讀書會帶領法,通過聞、思、修、證四層次,帶領大家實際運用。滿穆法師以星雲大師作詞的人間音緣歌曲〈流轉〉為例,引領學員思考如何跨越心中或外境的障礙,老師們皆踴躍發言分享,紛紛表示不管是如高山般的困難或大石般的障礙,如水般的柔力,都能穿越萬重山。

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檀教師鄭石岩與學員分享「培養青年正向的性格」,他分析當下青年成長環境中的挑戰,包括社會快速變遷、資訊之虛實、高度競爭、溫室化之教育,這些外在因素往往造成當今青年生活迷失、欠缺應對生活的能力,他表示,現代師長應正視正向性格的培育,引導學生把負向的性格轉為正面,以正向性格去開發自己的人生。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