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社記者觀曙綜合外電報導】根據最新統計,獨立百年的東歐國家—阿爾巴尼亞,國內約有七成五的穆斯林,伊斯蘭教成為該國第一大宗教,其次是基督教、天主教。穆斯林多數為遜尼派(僅二成五什葉派),有些移居巴爾幹地區的科索沃、馬其頓和其他歐洲國家。
阿爾巴尼亞位於東南歐巴爾幹半島西岸,十五世紀初,土耳其入侵,統治長達五百年,伊斯蘭教隨著土耳其奧斯曼軍團傳入,至十七世紀中期,多數人改奉伊斯蘭教,在各地興建清真寺和宗教學校。
上世紀,蘇聯統治時倡行無神論,禁止伊斯蘭信仰活動。蘇聯解體後,東歐社會主義國家發生巨變,阿爾巴尼亞於一九九○年宣布恢復宗教信仰自由政策,首批友好外援來自中東和北非的阿拉伯國家,阿拉伯社會的慈善機構和宣教組織資助修建清真寺和伊斯蘭教育。一九九一年,愛特海姆‧貝清真寺首次舉行聚禮,接著斯庫台、培拉特、科爾察、都拉斯等地清真寺相繼開放。同年,有一百八十名阿爾巴尼亞穆斯林,首次赴聖城麥加朝覲。
至本世紀初,阿爾巴尼亞新建五百多座清真寺,宗教禮儀逐漸恢復,堅持禮拜的人全部是年輕人,伊瑪目(教長)也都是年輕世代。受到阿拉伯國家文化和宗教習俗影響的新世代穆斯林,建立了新的清真寺文化和穆斯林社會,伊斯蘭呈現蓬勃發展的復興景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