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桃園訊】桃園縣客家文化節─「平鎮市伯公展」系列活動周末登場,平鎮市長陳萬得表示「伯公即土地公」,平鎮市有多達一百三十座伯公廟,各具歷史傳說,可說是平鎮最重要的文化資產之一,希望透過「平鎮市特色伯公廟深度文化導覽」、「樂在麒中─麟趾呈祥晚會」等活動,拉近現代人與傳統的距離,讓新世代了解自己的文化傳承。
陳萬得強調,平鎮市南北狹長十一公里、東西寬約九公里,在桃園縣的地圖中恰好位處中央,且外形輪廓有如一頭麒麟,麒麟是傳說中的吉祥靈獸,各地伯公廟裡也可以看到麒麟彩繪。
二十七日舉行的「伯公廟踏尋」,將由伯公達人帶領大家深入大伯公─廣隆宮、伯公潭、世外桃源的梁家土地公、米籠伯公、福明宮、水井伯公、中興福德祠、東勢庄開庄伯公及建安宮等具地方特色的伯公,了解伯公文化之美。
「樂在麒中─麟趾呈祥晚會」則以辦桌方式,預計席開六十桌,以一人一道菜方式,邀請民眾端出私房菜。晚會中的「平安賜福─客家麒麟舞表演暨社區表演」將由龍岡國小表演客家麒麟舞三點金、麒麟開門、打獵覓食、懷疑警戒、會獅等等,動作急緩相間、有聚有散,隊形多變,並以大鼓、小鼓、小鑼、小鈸、銅鑼等樂器擔任伴奏,氣勢不凡。
相關系列活動還有周日(二十八日)在社教館舉行的「畫我平鎮伯公寫生比賽」,要讓幼稚園及國小一到三年級的小朋友,透過畫畫重新發現家鄉的守護神─伯公。
即日起至三十一日,社教館展出「伯公文化靜態展」,有伯公信仰習俗、圖說各地伯公特色、伯公祭祀過程、伯公祭祀用品及伯公神像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