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一部筆電、一杯咖啡,在外享受一個悠閒的下午,是許多都市人的休閒方式。但筆電電池撐不了幾小時,多帶一顆嫌麻煩,使用店家的插頭又怕額外收費。台灣科技大學化學工程系教授黃炳照開發出新的鋰電池材料,費用便宜,電容量還高出二倍,獲得多項專利。
黃炳照表示,傳統鋰電池的材料構造是「鋰鈷氧」,其中鈷是一種較稀有的物資,價格越來越高昂,他的實驗室研究多年,成功開發出「鋰鎳錳氧」的新型鋰電池,材料便宜許多。
黃炳照表示,傳統鋰電池使用的「鈷」,除了昂貴之外,還有毒性,對環境衝擊大,且電容量較低。
用鎳和錳取代後,電容量提升,且擁有更好的循環壽命,電池可以用的更久,對環保的衝擊變小。
台科大投入電池研發多年,累積產學合作金額超過三千萬元、技轉金額超過五百萬元,學校還成立綠色電池博士學位學程,和產業界密切合作,培養理論與實務兼具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