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十月第一○四期的《美國國家癌症中心期刊》披露,台、美合作一項研究發現,利用生活習慣問卷與肝功能指數GOT與GPT驗血檢查,即可以預測肝癌與肝硬化罹病風險,準確率逾九成。
這項由美國德州休士頓安德森癌症中心與台灣國家衛生研究院、中國醫藥大學教授溫啟邦合作的研究,發現一般人的GOT、GPT數值超過二十五單位,以預測公式運算,未來五到十年就有肝癌及肝硬化風險。
溫啟邦等研究團隊舉例說明,如果一名六十歲男性GOT數值六十、GPT數值三十,沒有B、C型肝炎病毒帶原,不抽菸、沒有喝酒習慣、有運動、無糖尿病,預估五年內,肝癌罹病機率百分之二點一,十年內肝癌罹病機率百分之四點九。
假設這名男子有抽菸、有習慣性飲酒、不運動、有糖尿病,預估五年內肝癌罹病機率百分之五點一;十年內肝癌罹病機率百分之十一點八,罹病率比有良好生活習慣的人高出一倍之多。
這項研究主要以一九九四年至二○○八年美兆健檢資料庫四十二萬八千五百八十四名未罹患肝癌者為對象,連結到政府的死亡登記與癌症登記檔案,所有對象自填生活習慣及定期健檢,在平均八年半的追蹤下,共有一千六百六十八名罹患肝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