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全球第二大連鎖餐飲業品牌星巴克(Starbucks),被英國媒體揭發過去三年利用複雜的會計手法避稅,營業額雖達十二億英鎊(約新台幣五百六十六億五千萬元),卻以虧損為由,沒向英國繳稅一分一毫。消息引起譁然,輿論紛紛批評星巴克做法「可恥」,敦促當局大刀闊斧推行稅務改革。
據香港《文匯報》綜合報導指出,星巴克早於一九九八年進駐英國,在英國經營十四年,開設七百三十五家分店,營業額高達三十億英鎊(約新台幣一千四百一十六億元),其間繳稅累計僅八百六十萬英鎊(約新台幣四億零五百九十五萬元),甚至少過連鎖店麥當勞、肯德基(KFC)去年繳付的八千萬英鎊(約新台幣三十七億七千七百萬元)、三千六百萬英鎊(約新台幣十七億元)稅款。
英國的星巴克每賣出一杯咖啡,百分之六收入用於繳交版權費,百分比遠較同業還高。其去年帳面虧損三千二百九十萬英鎊(約新台幣十五億五千四百二十萬元),原來是向母公司支付共二千六百萬英鎊(約新台幣十二億二千八百二十萬元)專利權及版權費,以獲准使用星巴克產品及品牌,表面上資金來自借貸且利息非常驚人,實際上資金來自集團另一部門。
據英國《獨立報》報導,星巴克在過去十二年出示給股東和分析師的報告中,一直表示英國業務為「盈利」。三年之前,星巴克甚至將當時的英國業務總管Cliff Burrows擢升為管理規模更大的美國業務。
根據英國法規,星巴克的稅務方式屬合法。星巴克公司發言人表示:「我們是守規矩及良好的納稅人。公司將繼續完全遵守英國稅務法規,繼續繳納『公平分額』的稅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