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雖已走上民主之路,但路途崎嶇。台灣的民主,雖然已經是台灣的另類奇蹟,但前進壓力頗大。
所謂民主,以民為主,民意為主,人民是頭家。但是,民主很容易被濫用、被誤用、被利用,因而孳生諸多病源,產生許多莫須有的民主壓力。
這種莫須有的民主壓力,來自於產、官、學、研、民、媒各界,對台灣造成了巨大的下沉力道,逐漸讓台灣的政治支票愈來愈多,政治版圖愈來愈窄,社會政治愈來愈亂,各級政府愈來愈窮,國家財政愈來愈差,國家立場愈來愈混!
就以台灣各級政府的負債額度為例,自今年七月「地方債務鐘」制度上路以來,各縣市政府的舉債狀況日益透明,可以清楚發現:截至九月底為止,高雄市政府負債金額高達二千一百七十二億九千二百萬元,台北市政府負債金額一千六百四十二億元、新北市政府負債金額六百九十一億元、台南市政府負債金額六百八十三億一千二百萬元、台中市政府負債金額五百二十五億元。若以平均每位國民負擔債務金額來算,高雄市民負債最重,苗栗縣民次之,每人負擔債務七萬一千元;台北市每人負擔債務六萬二千元;宜蘭縣每人負擔五萬一千九百元,花蓮縣每人負擔三萬九千八百元。
日前,有六位縣市首長要求,舉債額度放寬至當年度歲出預算的百分之二百五十,雖然財政部長張盛和及行政院主計總處主計長石素梅都還沒有點頭,但是,非常顯然地,各級地方政府首長直接承受來自選民的重重壓力,拚命地開立政治支票,希望能彰顯政績,贏取下屆選舉的勝利。可是,這些民主壓力、這些政治支票,隨時會拖垮台灣的財政基石,讓台灣變得愈來愈窮。
二○一○年,亞洲四小龍的人均國民所得分別是,新加坡四萬九千八百美元,香港三萬一千六百美元,南韓二萬三百美元,台灣一萬八千五百美元。台灣二○一一年的人均國民所得雖然首度超過兩萬美元(二萬一千五百九十二美元),卻是亞洲四小龍的最後一名!這遠遠落後於挪威的九萬六千五百九十一美元;瑞士八萬四千九百八十三美元;澳洲六萬六千九百八十四美元等。
台灣愈來愈窮,已然是個不爭的事實,不僅窮,貧富差距還愈來愈大!
根據財稅資料中心的統計資料,如果將綜合所得稅申報戶分成二十等分,二○○九年最窮的百分之五家庭平均年所得只有五萬一千元,最富的百分之五家庭平均年所得卻高達三百八十二萬二千元,貧富差距比高達七十五倍左右(二○○八年約為六十五倍)。這是一個非常驚人的數據!
台灣的民主雖然有許多值得誇耀讚許之處,但在各種民主壓力的摧殘下,台灣似乎正走向衰敗之路!
新加坡人正拿台灣經驗當作是負面教材,南韓正汲汲營營創造該國自身獨有的成功經驗,中國大陸正逐漸縮編台灣過去曾有的成功經驗,而台灣人卻仍然沾沾自喜於過去曇花數現的榮景。台灣如果不能克服自己內在的民主壓力;如果不能趕緊突破經貿發展的瓶頸,前景著實堪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