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司法期望太深 也是一種干預

東方亮 |2006.10.14
256觀看次
字級

現在朝野對抗的決戰點,似又回到檢察官陳瑞仁的身上,因為街頭抗爭時間太長,遭致怨言,而二次罷免復歹戲拖棚,加上立委不願倒閣怕改選,於是雙方的壓力均加諸承辦檢察官一身,彼此都「期望」他給個各自所想要的答案,此無疑有「干預司法」之嫌,對民主法治是一大戕害,將陷政局於長期不安之中,對社會安定、國家經濟民生發展,具負面效應,更對任何人皆無好處! 

陳瑞仁說得好:「我的決戰點是證據,結案不會取決於人民的力量,又不是人民公審!」換言之,民主不是「民粹」,必須建構規範在「法制」之內,即便是美國人遇有抗爭或爭議,掛在嘴上的是:「在法律之下」(UNDER THE LAW),這就是民主的「態度」!
 
台灣在邁向民主化的公民社會途中,須有遵循法律的素質和認知,並養成尊重司法的態度,如果政客煽動「民粹」,讓無辜人民彼此對立、仇恨,無論如何是不道德的,不是民主國家的正道! 

因此社會不容政客再興風作浪,一切回歸憲政體制內,並讓司法有獨立偵辦和審判的空間,否則彼此都不尊重法制,不靠選票決定民意,那麼「民粹」的搞法,永遠會沒完沒了,將使一切民生法案和經濟淪為空轉,最後受到傷害的仍是整個社會和全體人民! 
 
孰是孰非,何妨深思和自覺。
  東方亮(台北市/文字工作者)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