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周二是世界糧食日,聯合國警告,若全球糧食持續「入不敷支」,明年恐爆發新一輪糧食危機。
受熱浪及旱災等反常氣候影響,美國、烏克蘭及其他糧食出口國今年產量大跌,令全球糧食儲備跌至危險水平,糧價急飆亦令貧困地區局勢愈趨不穩。有專家亦指,糧食已成「新石油」,生產糧食的土地則好比黃金,未來各國政治角力會以糧食為核心。
全球糧食消耗量在過去十一年內有六年高於產量,令各國糧食儲備從十年前平均足以應付一百零七天,急降至近期的七十四天。全球糧價在過去十年間翻了一番,上月升幅也有百分之一點四,現時小麥及玉米等主糧價格已迫近二○○八年造成二十五國動亂、爆發糧食危機時水平。
以今年乾旱嚴重的美國為例,當地玉米儲備僅夠三周供給,是一九七四年以來最低,無法應付突發情況。美國今年玉米產量較去年減少百分之十五,但仍有四成用作生物燃料,令糧食供給更緊絀。
美國地球政策研究中心主席布朗指,氣候不再可靠,糧食需求又因人口增長而持續上升,全球糧食供需將達臨界點。因主糧價格急升,數百萬人轉而消耗更多牲畜,變相動用更多穀物及土地。樂施會上周警告,小麥及稻米等主糧價格在未來二十年可能倍增,嚴重威脅貧困人口。
聯合國食物權利特別報告員德舒特表示,全球糧價已達危險水平,且波幅太大,應採取即時措施穩定糧價。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周二開會,討論如何防範糧價過高,以免期貨市場爆發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