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粉絲團、電子閱讀器、梵音CD-- 閱讀方式多元 佛教雜誌e時俱進

文/妙熙專題報導 |2012.10.15
2041觀看次
字級

佛教期刊必須抓緊社會脈動,才不會脫節而慘遭淘汰。由法鼓山創辦的《人生》月刊,去年成立FACEBOOK臉書專頁,與讀者互動,至今累積逾四千二百個讚,為《人生》開闢新讀者。

《慈濟月刊》除了與華碩、中華電信共同研發「靜思電子書閱讀器」之外,也與聯合線上合作,以數位編輯外包方式,製作全螢幕電子書、刊登電子報等。

由香光尼眾佛學院院長悟因法師創辦的《香光莊嚴》雜誌,即將邁入三十周年,從觀察讀者閱讀習慣的改變,嘗試多項突破,如配合雜誌內容,錄製出版梵音CD,讓讀者隨文聆聽,當雜誌主題介紹到佛教藝術,就輔以佛像塑造紀錄片。今年更推出首本 for iPad 電子雜誌,未來希望能擺脫紙本內容的延伸,成為一份獨立的電子雜誌。

對於佛教期刊未來的發展,大千出版社發行人梁崇明以「佛教MOOK」為例,內容可走在時代尖端,率先討論國際、社會議題,如器官捐贈、校園霸凌等,用佛教觀點引導大眾。他強調,「當報導內容被讀者需要,就成功了」。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