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瑞娟台北報導】「益菌含量高」、「比菲德氏菌有益健康」等發酵乳飲料訴求含有最多的腸道益菌,但是根據董氏基金會抽樣調查,市售發酵乳含量最多的不是益菌,而是糖水。有些產品總熱量高達兩百多大卡,且多數產品八成以上熱量來自額外添加的糖分,所含乳酸菌數只占十分之一。
董氏基金會營養組營養師許惠玉指出,市售發酵乳產品分為三種:凝態優格、飲用優酪乳及稀釋發酵乳。根據董氏基金會地抽樣了解,市售產品多數含糖量過高,乳酸菌、酵母菌的含量卻非常的少。
許惠玉說,董氏基金會曾經做過調查,約有一成八的人曾經靠喝優酪乳減肥,在市售發酵乳產品熱量都這麼高的情況下,可能愈減愈肥;另外,有些糖尿病患也可能誤以為這些產品有益身體、喝了卻可能攝取太多糖分。
她說,有些產品二百西西就含七、八顆方糖,熱量約一百五十大卡,這些熱量須爬八十幾層樓才消耗得掉;若再加上額外的添加糖,總熱量達二百多大卡,須爬一百層樓,熱量才能消耗。
董氏基金會執行長周逸衡表示,由於國人普遍鈣質攝取不足,為方便國人選擇正確產品補充鈣質,董氏基金會特別整理出發酵乳紅綠燈,紅燈代表乳含量少或加糖多的發酵乳,約含六顆方糖、四分之一杯牛奶;黃燈外添加糖量稍高,約含四顆方糖、二分隻一杯牛奶;綠燈是乳含量高且加糖較少的發酵乳,約含二點五顆方糖、一杯牛奶。
許惠玉建議,市售飲品多添加太多的糖,卻少含維生素、礦物質,每日攝取以不超過總熱量的百分之十為原則。她也指出,喝牛奶,加上多吃蔬果,可以營造極佳的益菌生長環境,是民眾保持腸道健康的另一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