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調查顯示,逾七成二國人無規律運動習慣。世界衛生組織指出,不運動會造成諸多疾病纏身,缺乏運動(活動不足)已成為影響全球死亡率的第四大危險因子,僅次於高血壓、抽菸及高血糖。
據行政院體育委員會去年運動城巿調查結果顯示,國人無規律運動習慣比率高達百分之七十二點二。國民建康局指出,我國十大死因的危險因子皆與不運動有關;如百分之三十的缺血性心臟病、百分之二十七糖尿病與百分之二十一至二十五乳癌及大腸癌,皆因身體活動量不足所造成。
值得重視的是,世界衛生組織指出,全世界約有逾兩百萬死亡人數,都歸因於無運動習慣之靜態生活。每年約百分之六死亡率與活動量不足有關。
國家衛生研究院溫啟邦教授研究發現,與不運動的人相比,每天運動十五分鐘(每周約九十分鐘),可減少一成癌症死亡、二成心血管疾病死亡,及一成四總死亡率,延長三年壽命。「這些好處不但適用於各個年齡層,也適用於男性與女性,對有心血管疾病風險的人,包括吸菸、肥胖者,也一樣有用。」
國健局社區健康組長陳延芳表示,養成規律運動習慣,可提高腦內啡的釋放,降低情緒壓力。對於預防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脂以及高血壓等,有顯著的改善效益;並可加速代謝脂肪,強化肌肉組織與功能,維持健康體重,降低罹患癌症風險。對於沒有運動習慣的民眾,「健走」也是很好的入門運動。
國健局製作十五分鐘「上班族健康操」,不受場地、服裝限制,每天上、下午各跳十五分鐘健康操,可消耗一百大卡熱量,持續一年約可減重四公斤,促進身體健康。民眾可上國健局肥胖防治網「快樂動」(http://obesity.bhp.gov.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