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大陸「十一黃金周」期間,旅遊消費逆勢火爆,呈現人財兩旺的趨勢。雖然中國經濟趨緩,卻凸顯巨量消費成長潛力。中國旅遊研究院估計,「十一黃金周」期間,國內旅遊接待人次約為三點六二億人,旅遊收入約為一千八百億人民幣(約新台幣八千三百七十四億元),比去年同期成長了百分之二十四。
「十一」適逢中秋節、大陸國慶雙節黃金周,北京一百三十家重點商業企業銷售額七十一點六億人民幣(約新台幣三百三十三億元),數位商品銷售超越黃金。數據顯示,蘇寧、國美、大中三大電器商場八天入帳超過二十億人民幣(約新台幣九十三億元)。相對於數位商品的業績,北京兩家黃金大賣場的收入遜色許多。
據了解,廣州大型商圈的營業額十一長假期間基本與往年持平,部分商場甚至略有下降。在北京路、江南西等著名商業區,黃金周出現人滿為患的情況,各大商場均大打廣告,同時出現諸多打折促銷活動。不過各大商場的營業額並未出現預期的暴增情況。
為了在長假留下百萬赴港購物的市民,深圳舉辦首屆購物節,共有五十家大型零售商及購物中心參與,收到「旺丁又旺財」的效果。據了解,各商家銷售收入普遍出現二至三成大幅成長。但是受市民抵制日貨影響,松下和Sony等家電產品滯銷。
另據中國經濟網報導,「十一黃金周」八天假期中,大陸各地共發生六萬八千四百二十二起車禍,造成七百九十四人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