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百年筆陣-- 台灣在東亞新冷戰中的戰略選擇

張亞中(台大政治學系教授、兩岸統合學會理事長) |2012.10.09
924觀看次
字級

一般來說,我們都將一九九○年以後蘇聯的解體,視同國際冷戰的結束、「冷戰後」與「全球化」時代的來臨。但是,從近日的發展來看,東亞地區的冷戰並沒有結束,反而是愈演愈烈。一個東亞新冷戰的格局已然形成。

十月一日,美國海軍第七艦隊宣布,以駐防於日本的航空母艦「喬治.華盛頓號」,和以美國本土為母港的航空母艦「史坦尼斯號」為主的兩大航母戰鬥群,正在西太平洋地區集結演習。這次演習與中國大陸及日本間因釣魚台主權爭議所引發的緊張態勢有關。

同樣的,中共官方媒體報導,解放軍於中秋節和十一長假期間,在東海、南海和黃海等周邊海域實施大規模軍演;南海艦隊十月二日在與越南存在領土爭端的西沙群島進行船隻臨檢和拿捕演練。這明顯地是向與大陸有領土爭端的日本、越南施壓,並與美國航母艦隊較勁。

國際關係中有一個理論叫做「霸權轉移理論」,意指當新的強權國家逐漸興起而挑戰到當時的舊有強權時,這個時候最容易發生衝突。

在心態上,美國一直將太平洋視為美國的內海,要掌握在這個地方的主導權,日本也自詡為美國的扈從者。但由於中國大陸近年來經濟的崛起,軍事力量日強,使得美國獨霸東亞的能力受到挑戰。兩強相爭使得這個區域充滿不安。

美國為了因應中國大陸在東亞勢力的擴張,決定將戰略重心移往亞洲。美國國防部長在今年六月的香格里拉會議上,提出要在二○二○年重返亞洲,並表示其六成海軍將部署在太平洋。可是美國又早已經決定未來十年要裁減四千七百億美元的國防預算。換句話說,美國準備將那些短缺的國防預算交由東亞國家分擔。這不僅會打亂東亞國家原來的國防規畫,也促使相關國家順著美國的戰略思維建軍。

在這一輪新冷戰的結構中,當美國與中國大陸在東亞的戰略利益上發生矛盾或衝突時,台灣的角色與選擇在哪裡?六十多年來,在安全方面,台灣對於美國有著高度的依賴,但是在經濟方面,台灣對大陸的依賴日深。目前馬政府的戰略構想為「親美、友日、和陸」,企圖在美國、日本與大陸之間維持一個戰略性的平衡。

不過,這只是個理想而已,當美、日與大陸發生利益衝突,台灣要做甚麼選擇?特別是涉及釣魚台或南海這種主權歸屬問題時,台灣站在哪一邊?目前台北方面提出東海和平倡議,構想很好,但是周邊沒有一個國家認真看待這個和平倡議。日本認為釣魚台的主權沒有爭議,堅決不讓步;美國要重返亞太,尋求延續此地的軍事霸權;大陸要想在東亞有發言權,軍力是必要的後盾。台北可以倡議東海和平,但是沒有能力創造東海和平。俗語說「兩大之間難為小」,可以想想看,要站在翹翹板中間維持平衡是一件多麼困難的事。

在權力競逐的遊戲中,小的一方很難左右逢源,在關鍵時刻它會被迫必須表態。釣魚台的爭議正好凸顯了台灣面臨的戰略選擇困境。一方面台灣想透過與大陸的ECFA,讓經濟得以壯大,但是另一方面在安全跟主權問題上,又寄望於美國,而明白表示不與大陸合作。

台灣一方面想與大陸建立和平發展的互動關係,但是又不願意與大陸開啟政治性協商。在與美國已經有的《台灣關係法》與大陸可能建立的《兩岸和平協議》中,馬政府明確地選擇了前者,迄今不準備開啟兩岸政治協商或對話。甫在大陸訪問的民進黨大老謝長廷主張兩岸應有「憲法共識」,但是民進黨仍然不願放棄「一邊一國」的台獨主張。

東亞的新冷戰格局正在形成,台灣的戰略選擇優先、整體布局是甚麼?釣魚台問題所引發的美、日、陸三方面的互動其實已經提醒台灣必須要嚴肅思考這個問題。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