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中秋節連放五天假期,小山在家裡辦一場熱熱鬧鬧的中秋烤肉大會。
他先說服媽媽,因為只有媽媽同意了,才有人幫他採買所有需要的食材和用品。然後他坐在書桌前,詳列一張清單。清單分為兩部分,一是預計邀請的對象,包括他在學校的好朋友、幼稚園老師還有幾位媽媽的同事一共有十二位;二是要準備的東西:雞肉六片、豬肉五片、玉米三支、筊白筍六支、可樂三大瓶、烤肉架……。不
到半小時,小山得意地拿著清單去向媽媽報告。
媽媽聽完小山的計畫後,忍不住笑著說:「小山很厲害耶,要買的東西和要請的人都想到了,可是,你請那麼多人來,只買六片雞肉,怎麼分啊?」小山一臉恍然大悟的樣子說:「對耶,那我要重新算一下了,媽媽吃兩片、爸爸比較會吃,要四片……」一邊算計著,小山一邊走回書桌前更改他的計畫書了。
小山才二年級,真的有能力可以企畫一場十多人參與的烤肉嗎?事實證明,小山家的中秋節烤肉大會,不但歡笑聲不斷,而且每個人都吃得心滿意足。最重要的是,小山在今年的中秋節有了一次寶貴的企畫經驗。
這次的經驗教會小山,要依據每個人的食量來估計採購的食物量,而不是自己想買多少就買多少。
一樣是在中秋節夜烤肉,大部分的家庭都是媽媽一個人在張羅,其他的家庭成員頂多就是一人出一張嘴,「我要吃……」「我想找××來我們家」,可是小山家不但是由小山來列出清單,還由小山親自或面對面或打電話邀請客人,小山也陪著媽媽上菜市場採買各項需要的物品和食物。送走客人後,小山還和媽媽一起統計這次活動的所有花費和開銷。
小山很厲害、特別聰明嗎?我想,應該是小山媽媽在日常生活中,願意給小山許多的學習機會,才造就小山今日的能力吧。例如,當小山列出的清單不盡理想時,我很贊成小山媽媽的作法,先讚美鼓勵小山,在小山有信心之後,再點出問題,然後讓小山自己去解決問題。而不是在取笑小山的不切實際之後,就接手所有的事情。
其實,孩子的學習過程就是如此,您願意給孩子學習的機會,孩子就有機會成長、累積經驗;相反的,如果您事事都要親力親為,那麼,孩子頂多就只學會發表意見,卻永遠不知如何實際操作。
不要以為孩子真的什麼都不會,或許,孩子現下的能力真的不足,但是,只要給孩子適當的引導,在您的從旁協助之下,孩子還是可以完成很多事情的。
我想,明年中秋節,小山的企畫書不但有邀請對象和購買清單,一定還會增加活動預算,您相信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