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漢服行漢禮 倡漢文化

 |2012.10.05
2338觀看次
字級

【本報綜合報導】大陸蘇州大學有一個女學生,每日雲鬢輕挽,裙裾飄飛,身著漢裝,腳踏青鞋,在學生中特別顯眼。這位「漢服女孩」名叫秦亞文,目前為藝術學院大四學生,從大一至今,秦亞文堅持每天穿漢服上課,漢服對她而言是平日便服,更是生活起居不可或缺的部分;她還致力推廣漢服所代表的漢文化,要讓更多人體會漢文化的博大精深。

秦亞文幼年迷上古裝劇,隨著年齡增長,開始了解漢服背後詮釋的文化,不過初中階段的她,因學校限制一直未公開穿著漢服。大學校園環境自由,秦亞文才穿上漢服,並將其當作日常生活便服。她穿漢服上課,一穿就是三年多,但搶眼打扮替她引來不少無端的猜測和指責。秦亞文說,父母起初反對這種另類打扮,後來理解並轉而給予支持。現在她的父親在網路上看到漢服相關資料,還會第一時間發郵件給她。

不但身著漢服,秦亞文還堅持「行漢禮」,去年更仿照古時女子成年禮,在大學老師見證之下,替自己舉辦「笄禮」。她解釋,古時女子十五歲許嫁,就要行笄禮;若十五歲未許嫁,就延到二十歲行笄禮。秦亞文介紹,漢服的基本特點是胸前交叉的交領、上衣前襟向右掩的右衽,袖子和衣服皆寬大。結構複雜,共分為十個部分:領、襟、裾、袂、袪、袖、衿、衽、帶、系。購買或訂製漢服並不便宜,一套好點的漢服至少要價人民幣六百元(約新台幣兩千七百八十元),絲質漢服更是上看人民幣千元(約新台幣四千元)。

利用課餘時間,秦亞文會舉辦各種漢服文化活動,三年多下來,已辦過十餘場,參加的人最初對漢服一知半解,之後便能真正了解漢服之美以及漢文化的深邃。「不僅蘇州,其實全國各地都有熱愛漢服的人,每到一個地方,看到穿著漢服的人,就像看到親人,對漢服的共同愛好一下就拉近彼此的距離。」

秦亞文表示,她堅持穿漢服除了對其有與生俱來的情愫,另一方面也希望通過外在形式喚起人們對漢服的記憶,讓更多人了解漢服,從而體會漢文化的博大精深。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