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車靠站,上來一群台北市某知名國中的學生。他們高分貝地嬉鬧、扭打,其中一位男學生沿途不斷罵三字經,完全無視於公車上還有其他乘客。公車司機大概習慣了,淡定地一句話也不說。我仔細觀察車上為數不多的乘客,他們多半和我一樣,眼光一直停留在這群孩子身上。
這群天之驕子,腳上不是穿Nike跑鞋就是PUMA球鞋,此外,幾乎每個人手中都握有一支智慧型手機,我目不轉睛地盯著他們看,有位女學生注意到我了。趁著視線交集我開口問:「你們不是明星學校的學生嗎?」女學生知道我話中有話,大聲尖叫道:「徐某某,你安靜一點。」這個徐某某就是一直罵三字經、個頭又高又壯的男孩。
我跟外子討論過名校的問題,當初他決定由新北市搬到台北市,就是希望孩子未來可以讀名校,避免孩子在起跑點輸人一截。但是,讀名校真的對孩子比較好嗎?我記得曾在某本雜誌看過一個真實的故事:八歲的婷婷,從小備受寵愛,她的穿著打扮非常講究,有如美國影星湯姆克魯斯的女兒蘇莉翻版。如果婷婷今天穿蘇格蘭裙出門,肯定搭配相稱的素色上衣;襪子的樣式絕不會搶走上衣風采,腳上則永遠穿著名牌童鞋,她的人生被父母安排得十分完善,連上廁所這件事也不例外。
婷婷就讀仁愛國小一年級時,每周二中午菲傭為她送便當。只見菲傭迅速的跑進教室放下便當,立刻又迅速地牽起婷婷的手,兩人很快來到女廁門前,「太暗、地上有水、馬桶上有黃漬」的廁所均被淘汰,如廁完畢,菲傭迅速地幫婷婷整理衣服,接著把她帶到洗手台,用肥皂替她的手搓洗兩分鐘之久。婷婷的媽媽告訴她:「學校的廁所不夠乾淨,在學校盡量不要上大號。」
一年後,她還是決定將婷婷轉學到廁所更乾淨的康橋國小。婷婷的房間有傭人打掃、上廁所有菲傭伺候、出門有司機接送……婷婷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已經完全被剝奪了;老師們看在眼裡,卻不敢糾正家長錯誤的教育觀念,只是跟著對婷婷呵護備至。
我兒子今年正式進入幼兒園中班就讀,暑假期間我帶著他參觀並試讀了台北市與新北市共六家幼兒園。兒子自己喜歡一家學費挺貴的幼兒園(因為有數量可觀的玩具車),但為了避免讓孩子養成傲慢、愛比較的個性,我放棄了台北市的貴族幼兒園,選擇新北市一家負責人及老師看起來很有愛心的幼兒園。
其實,一般私立幼兒園的教學內容已經比公立幼兒園多出幾倍。我兒子好學,未入學前我已教會他注音拼音、ABC字母、簡單的數學等……但他真正需要學的,是戒掉在爺爺奶奶家養成的小霸王性格。他的祖父母就這麼一個金孫,疼惜在所難免,但我不要孩子將來變成X少爺翻版。品格教育如同理心、有禮貌、分享的概念等,才是孩子最需培養的基本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