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歲時,我隨著改嫁的母親來到大台北定居,第二年進入國小一年級就讀。養父是個收入微薄的軍人,為了節省開支,家母用一塊做衣服剩下的、極鮮艷的藍底紅白小碎花布,幫我縫製了一個書包。
這個書包不似制式的書包,即便裡面不裝任何東西仍能挺立著。我的花布書包沒有隔層、沒有拉鍊、沒有蓋子,就算裝滿了有稜有角的書本,仍無法規矩的站立,更遑論不裝書本時,就像一件從衣架上取下的衣服,總是攤成一坨。
這個花書包,當然是全校獨一無二的囉!因為大家都對它「特別好奇」,每天上學,為了掩人耳目,一進校門,我就用雙手將它「環抱」入懷中的走進教室。
二年級換了一位女導師,許是女老師心思較細膩,我的「花書包」似乎告訴了她些什麼,二年級下學期期末考前,老師宣布:「這次考試,第一名的獎品除了以往的鉛筆、簿子、橡皮擦外,還多了一個書包。」聽到「書包」,我的眼睛忽地亮了起來,這個書包是老師特地為我設的嗎?
雖然老師宣布獎項的當下,曾雄心勃勃的告訴自己:這個書包志在必得。但是我和副班長兩人的功課一向旗鼓相當,因此自始至終,心情沒有一天輕鬆過。
公布成績的日子終於到來,屏息以待,心跳卻破百。很幸運的,這個夢寐以求的書包終於落入我手中,這是我第一次靠自己的實力換來最想望的物品。擁有了一個和大家一樣的書包,一時之間,心情從谷底翻飛到山巔。從那天起,上學,書包不用再遮遮掩掩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