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機構 助馬拉威改善民生

觀莘 |2012.10.02
703觀看次
字級

【人間社記者觀莘綜合外電報導】馬拉威是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人口密度最高的國家之一,全國人民半數生活在貧窮線以下,約有四成是文盲。國際基督教機構正積極與馬拉威教會合作,幫助當地民眾改善生活。

國際基督教媒體事工(HCJB Global)的退休工程師海克(Jim Heck)及同工等專家團隊,日前在馬拉威首都里朗威,為非洲聖經學院建立了功能完善的電視台,整合神學課程和傳播通訊。

馬拉威政府規定,電視台可以製作流行英語和音樂節目,但至少要有六成內容是「馬拉威製」。海克認為,這是向社區傳福音的好機會,尤其兒童節目是幫助孩子認識《聖經》故事的最佳管道。除了馬拉威,非洲聖經學院也在利比亞和烏干達的校園,結合傳播工具,由政府和HCJB的工程師合作建構廣播設施。

另外,Y-Malawi的福音機構動員美國眾教會差派教友到馬拉威服事,為兒童及其家人施打預防針,提供乾淨的飲水、適當的營養和良好的教育。夥伴之一的「世界展望會」,則運用募款為當地兒童進行基本的保健計畫,鑿井、農林建設、興建學校,到偏遠村落放映耶穌故事的影片。

還有國際機會組織(Opportunity International)協助全馬拉威村民創造更安穩的生活環境,透過循環貸款提供種子資金,幫助當地村民開創小本生意,並教導他們設定計畫、辛勤工作和存錢的重要性。

美國短宣隊發揮他們的專業能力與愛心服務,協助馬拉威教會重建計畫、領袖訓練,並以醫療做外展事工。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