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發明展最大贏家,是來自台灣企業的易吉益董事長楊輝雄(左),他從評審手中接下獎盃。圖/中華創新發明學會提供
【本報台北訊】「烏克蘭國際發明展」得獎名單昨天出爐,台灣代表隊共拿下五十金、三十三銀、七銅,並在十五項大會特別獎中榮獲五項,總成績排名第一。團員楊輝雄設計的「可降解性包裝材料之製造方法」將寶特瓶、稻殼、桔桿打碎融合之後,壓製成包裝用紙,半年即可溶解,獲「金獎」與本屆最大獎項「最佳發明獎」。
「烏克蘭國際發明展」九月二十七日至二十九日舉行,共有三十三國、五百五十二件作品參賽。台灣九十七件作品參賽,最後獲五十金、三十三銀、七銅。中華創新發明學會祕書長吳智堯興奮地表示,這次參賽比上屆的二十八金、十五銀、五銅有很大的進步,「獎盃超載了!」楊輝雄接受越洋訪問表示,得獎是肯定,但能創造更多商機才是目標。
發明家楊輝雄表示,可降解性包裝材料是利用廢棄寶特瓶、稻殼及玉米桔桿三種原料融合而成,可作成便當盒等,半年內就能分解,回歸土壤;在中國大陸一噸售價不到台幣一萬元,僅市面上一般包裝用紙三分之一價格,便宜又環保,商品已在大陸量產。
帶隊的中華創新發明協會祕書長吳志堯表示,烏克蘭當地對垃圾分類較無概念,看到「垃圾」可以「自動分解」,感到非常驚奇,一致肯定,給予最高榮譽。
此外,楊輝雄也以「海浪發電裝置」拿下「最佳能源發明獎」。利用海浪衝擊的力道,取代一般火力發電,每小時可產生三千度電,可供一百瓦燈泡發光三萬小時,效能是風力發電的七百倍。
台中市居仁國中國三生林定宏和父母設計的「智慧型電風扇」獲金牌與「最佳青年獎」。林定宏表示,傳統電風扇左右搖擺幅度大,無法隨人走動的位置而轉動,「如果可以設計手一擺就能操作電風扇,就很方便。」於是利用體感裝置與手勢模組設計出智慧型電風扇。
林定宏說,用手勢左右擺動,即可控制風速、角度,並自動調整風量、啟動與關閉,電風扇接收距離約二公尺,使用者不管走到何處,都能享受涼風。風扇還能以攝影機辨別房內人數,自動決定最均勻的吹送範圍。
對於得大獎,林定宏表示,非常驚訝,但會繼續努力。
正修科技大學電子系教授施松村的產品「人體穴道診療保健裝置」,則獲最佳人氣獎;將探針放在手掌穴道上,透過電流可知道身體器官的健康狀況,身體若有毛病,透過診療穴位,就會有刺痛感。
施松村說,大陸的同仁堂已下單購買一千台,將放在中醫診所門口供患者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