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二○一二台北國際發明暨技術交易展」發明競賽中,工研院總計十三件發明參賽,自二十五國、九百四十六件作品中脫穎而出,共獲七金二銀一銅。另外,工研院研發獲獎的「電表便利貼」,可輕鬆知道各式家電耗電量,受到矚目。
「台北國際發明暨技術交易展」昨天是最後一天在世貿一館展出,經濟部能源局科技館以「彩虹再現」作為展館設計意念,期許台灣再生能源遍地結果。
能源局科技館展出今年獲得全球百大科技獎(R&D100)的「電表便利貼技術」,這項由工研院研發的產品,體積小,安裝簡便,使用者不需實際接觸電力傳輸的金屬導線,或動用任何工具,只要將「電表便利貼」扣合在一般電源線,就可獲得用電資訊,同時可免除傳統式電表超載燒融的風險。
國家實驗研究院總計十三件發明參賽,其中,由儀科中心研發的「具元件位置調整功能之機構」、「可用於行動裝置之人臉膚質評估演算介面裝置」、「一種LED白光品質檢測方法與裝置」、「可用於行動裝置檢測評估不可見光粒子劑量演算介面裝置」、「生物分子表面改質方法」及「線陣列光機取像之晶片瑕疵檢測裝置及其檢測方法」獲六面金牌。
晶片中心研發的「微型篩網裝置及其製造方法」也獲金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