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國民健康局為建置健康飲食,中秋節前號召各縣市衛生局輔導地方烘培業者採用在地食材,設計減熱量、減糖、減油的蔬果餡料(芋薯、文旦、洛神)改良月餅。奇美醫學中心昨日也發表自製高纖紅蔾月餅。
國健局局長邱淑媞表示,市售一個六十克的小月餅,約含有二百三十至三百大卡熱量,而一個一百八十五克的港式月餅,熱量更高達八百大卡,相當於一個便當的熱量,得連續快走四小時才能消耗熱量,且月餅從皮到餡,所含的高油、高糖及高熱量常造成身體額外負擔,吃後體重直線上升。
國健局與各縣市衛生局合作,推薦十六款每一百公克熱量小於三百七十大卡的改良月餅,強調天然、高纖、使用在地食材。如內餡添加苗栗金桔、斗六文旦、花蓮芋薯、台東洛神等,充分表現在地特色;業者也在餅皮中添加紅麴粉、艾草粉、五穀粉等健康食材。
中秋將至,邱淑媞表示,傳統月餅含豆沙、蛋黃、桂圓,熱量高膽固醇也高,慢性病患者宜淺嚐即止。建議月餅最好切成小塊與家人、朋友共享,除可嘗到多種口味,也可避免一次吃進太多熱量,同時配合運動,健康過中秋。
奇美醫學中心也應景推出自製研發的高纖紅藜月餅,標榜低糖低脂。該中心營養科營養師張景泓表示,紅藜是台灣特有植物,營養價值比一般稻米高很多,可添加於米飯中或製成餅乾及各式麵食,將設計成各式食譜,推廣紅蔾的食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