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爸談癌】 不要低估父母面對癌症的智慧

文/曹朝榮 |2012.09.21
1641觀看次
字級

診間裡,陪著媽媽回診的兒子仔細問著許多治療及照顧的問題,突然他說:「我想要申請留職停薪,暫時停下教學工作回台南陪媽媽走這一程。」聽著、看著神情認真的他,護理人員和我霎時為之動容,感動不已。在一旁眼眶泛紅的媽媽也向我們道出矛盾心情:「我高興兒子能陪伴身旁,卻又擔心、不捨他為我拋下工作。」

許多病人有著和那位母親同樣的心情,因為不願影響子女的生活,而未告知子女自己生病的事情。

然而也有許多狀況是,子女怕父母無法承受癌症的打擊,選擇避重就輕或隱瞞病情。我們常聽到這樣的故事,父母過世後子女才發現,原來父母早已知曉病情,為了不讓子女擔心而佯裝不知。

八十一歲的何先生從未曾被告知罹癌,過世後,兒子整理遺物,發現他的床下竟有不少關於癌症的書籍,兒子相當懊惱沒有對父親坦誠,如今,在醫院當義工的他,看到家屬猶豫是否告知父母罹癌時,心頭便會一陣難過,自責當初為何要隱瞞,也為沒機會聽到父母的心聲和感受,留下深深的懊悔。

七十二歲的張先生大腸癌復發後,子女認為父親年紀已大、不能承受治療負荷,偏向不要積極處理發現的新病灶,但身體健壯的張先生在充分了解病情和治療計畫後,堅持要積極面對、接受一連串治療,子女也只好尊重,如今已過八年,張先生的大腸癌未再復發、身體仍健壯,依然快樂地享受人生。

現今國內的家庭仍普遍刻意不讓病人了解病情、將病人排除在討論外,然而病人長期在腫瘤科就醫,豈有不懷疑的道理?對自己的病況一知半解、蒙在鼓裡、被排除在外、只能猜測亂想的感覺,才是令病人不安、恐懼、焦慮的。沒有清楚了解自己的病情、預後和治療的選擇,病人終究難做出自己期待、想做的決定。

癌症雖已是可以痊癒的疾病,多年來仍位居國內十大死因之冠,病人和家屬多認為罹癌便是拿了到天國的簽證,隨時可能要去報到。尤其面對罹癌的年邁父母時,做子女的常因為擔心父母承受不了而選擇隱瞞病情,卻忽略父母有其人生累積的智慧、面對危機的能力以及為自己的生命做主的權利。

有聰明的子女,也會有睿智的父母,千萬別低估了父母也有面對生命危機的能力與智慧。

(作者為柳營奇美醫院榮譽院長)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