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福聯盟邀藝人宥勝(左)拍攝公益微電影,呼籲大眾關注孩子出養與遺棄問題。圖/兒福聯盟提供
【記者李祖翔台北報導】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昨天公布「二○一二年台灣收出養現況檢視報告」,內容指出,台灣五年來遭遺棄的嬰幼兒及無依兒少,約有二千零三十九人次,平均每天有一點一個孩子被遺棄,兒盟二十多年來,為五百一十五名兒童找到收養家庭,但遺憾的是,兒童棄養案件仍持續發生,近六年的媒體報導,被遺棄的兒童就有一百六十九名,其中二十八人受害致死,今年更有十七起重大遺棄案件。
兒盟社工處處長白麗芳表示,二○○七年至二○一二年八月,近六年的重大遺棄新聞就有一百六十九名嬰幼兒受害,已造成二十八個孩子來不及長大就過世,今年尤其嚴重,已有十七起重大遺棄案件。另根據內政部統計,五年來,棄嬰、無依兒童、遭遺棄兒少共有二千零三十九人次,平均每天有一點一個孩子被遺棄。
兒盟分析去年至今的重大遺棄致死案件,發現有三成是未婚、未成年的小爸媽,因無法承受生子的事實,又無力求助,情急之下,就將這些無辜的小生命摔死、溺死、悶死或丟棄至死。
出養主因的歷年榜首始終為「養不起」,內政部統計,平均每三個小時,就有一個孩子被收養,今年平均每天有一點七個家庭養不起孩子,兒盟出養諮詢電話也有逐年增加的趨勢。
儘管出養率提升,收養系統的資源卻很缺乏。白麗芳表示,收養家庭開出的條件愈來愈高,有百分之三十一的收養人只接受未滿一歲的孩子,百分之七十三點五不接受三歲以上孩子,若超過五歲,收養機會渺茫;一名單親媽媽的六歲女兒婷婷就問:「小孩長大了是不是比較不可愛?為什麼等這麼久都沒有爸爸媽媽要接我?」讓社工聽了很難過。
年紀稍長的健康兒童等不到家,特殊狀況的更慘;有發展遲緩、情緒障礙、肝炎的孩子,媒合時間是一般的二倍,病況嚴重者僅國外愛心人士肯收養。出養兒童父母若吸毒,或手足同時出養、有原住民或新移民身分、皮膚較暗沉或生病發燒的孩子,多不被收養家庭接受。
資源募集方面,兒盟指出,平均一個孩子一個月的生活、醫療、心理輔導等費用高達二萬五千元,部分孩子要安置長達三年以上,一年至少需要一千五百萬元,因此,呼籲社會協助籌募出養兒童生活照顧基金,捐款專線:(○二)二五五○五九五九轉一。活動網址:https://apps.facebook.com/the_white_stork/。
「安心出養家園」專線
功能:提供未婚懷孕小爸媽或對出養決定猶豫不決的爸媽出養諮詢、安置和資源提供。
電話:北區(02)25585806
中區(04)23780095
南區(07)3301163
東區(03)8226239
製表/記者李祖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