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佛教讀書會「2012年絲路閱讀之旅」-4 沙漠 亙古情懷

文/滿穆 圖/人間佛教讀書會總部提供 |2012.09.18
1054觀看次
字級
圖/人間佛教讀書會總部提供

天氣特好,遊人如織,滿車的敦煌飛天一下車,立即成為矚目的焦點,在鳴沙山騎上駱駝,沿途往來遊客有人高喊「文成公主」!有的連忙拿起相機拍下難得一見的畫面;飛天沒有凌空起舞,而是列隊駱駝群,為千古絲路入畫,憑添了幾抹絢麗詩篇。

駝鈴兒響叮噹

駱駝起身,先是後腳站起,讓乘者整個人往前栽,然後前腳跟著站起,乘者又驟往後甩。駱駝跪下時恰恰相反,先跪前腿,再跪後腿。我們五人一組,走向生平第一次「合作」的坐騎,興奮之情隨著前栽、後甩,指數直線上升,心跳瞬間加速。

隨著熟悉了駱駝的晃動節奏,我鬆開手扶扶帽沿,轉頭遠望,鳴沙山金色沙丘起伏,弧度流線如刀刃縱橫切割過,稜線分明,凹凸富藝術感,日照與白雲藉角度勾勒明暗,更放大了沙浪立體綿延一望無際的壯闊感。

一上路聽到了駝鈴聲,自忖「這駝鈴響聲跟唐朝時代一樣嗎?」夢駝鈴的詞被自然憶起「何處傳來駝鈴聲,聲聲敲心坎」,覺培法師想必也心有所感,高聲問我此時是否想起了一首歌,靈犀相通,我嚇了一跳,立刻答應引吭開唱,雖不用與鳴沙爭響,但這麼空曠,我還是盡量大聲。不確定覺培法師聽清楚了沒有,倒是我的坐騎、那龐然的駱駝用最特別的方式告訴我,牠聽清楚了——牠不讓我下來。不管牽駱駝的服務專人怎麼軟硬兼施,牠就是不讓我下來。我心想:「該不會是駱駝喜歡聽唱歌吧!」問牽駱駝人,他沒回答,我逕自撫拍駱駝溝通,答應只要肯放我下來,回程繼續唱歌給你聽!達成協議,牠立刻跪下前腿,我也很有默契地雙手拉緊駝背上的拉環,終於安全落地。

鳴沙山上遠眺

置身沙漠,眾人滑沙的滑沙,拍照的拍照,我與小薇並坐在沙土高處,幫眾飛天照顧「衣物」,以免被風吹走,心想,這裡入了夜、空無一人的時候是什麼狀況?沙漠照片很美,但在草木不生,上無飛鳥、下無走獸、黃沙狂風襲捲的荒涼絕處,沙漠會無情地切斷人類對生存的「渴」望。

我們再度回到各自的坐騎,轉往月牙泉,我履行了對駱駝的承諾,但這回是壓低音量輕唱,不過到達目的地,我的「知音」還是不放我下來,心有點酸,不能再唱歌給你聽了,但願下一個在你背上的有緣人,也會用歌聲來安慰你;而我,在第一次走向你的時候,就為你念誦了三皈依文,祝福你未來世轉而聆聽梵音天樂,在清涼翠碧的世界悠遊。

敦煌飛天舞者衣帶飄逸,在月牙泉邊以一彎新月的隊形,烘托「山泉共處、沙水共生」自然天生的奇景,微風起處碧波曼妙款款。

我沒來得及親臨月牙泉,只在上方徘徊,遠觀與鳴沙山相映成趣的冷翡翠,導遊說政府正採取緊急措施,挽救月牙泉免於乾涸的威脅。

沙漠中的綠洲,解濟了多少旅人,聽說清朝時,這裡還能駕遊船,如今因人為因素而導致水位下降,現也正以人力治理維持不枯竭的狀態。

月牙泉邊的建築群雖是近代所建,但是典雅古樸中賦有新趣,與古月滌塵的底蘊相合。覺培法師是阿根廷大學建築系畢業,特別讚賞與大自然合而為一的建築風格。

好奇請教導遊小張先生,為什麼在中國遇到的導遊、地陪、導覽員,都這麼博學、文化涵養這麼好,小張謙虛地說,莫高窟的導覽解說,才是一等一的國家級水平。

莫高窟裡印心

下午將朝禮莫高窟,跳了多年的敦煌舞,今天終於與神交多年的靈魄相會,解下了舞衣,飛天們回歸本來面目。還沒進到任何一窟,舞者慧玫已在默默拭淚。

敦煌莫高窟,俗稱千佛洞,前秦符堅建元二年(西元三百六十六年)樂尊法師行至此處,見鳴沙山上金光萬道,狀有千佛,於是萌發開鑿之心,後代歷建不斷,遂成佛門聖地。

為保護這世界文化遺產,控制窟內的溫度與溼度,遊客不可攜帶任何攝影照相器材入內,我們先在山門立豎的郭沫若所題「莫高窟」三個大字的牌坊前合影留念,之後再將相機交到保管處。

九層樓附岩於莫高窟最高的九十六窟窟外而建,高三十三公尺是一座九層的遮檐,正處於崖窟的中段,與崖頂等高,其間有彌勒佛坐像,高三十五點六公尺,石胎泥塑彩繪而成。夥伴們再度分為四路。我們的導覽員是敦煌研究院的研究員,一位氣質高雅、所學淵博的年輕小姐,發給我們每人一台導覽子母話機。

她拿著鑰匙打開各大洞窟的門,為我們詳盡解說每一窟開鑿的年代;佛與弟子的傳法印心、阿羅漢們迴異的性格與求法的道路;佛與神之間藉著音樂、香華展開的對話、天上人間跨越時空交界的融合;佛的雍容慈和,護法天神的怒目、伎樂天眾的歌舞、供養人的虔誠;窟頂的藻井裝飾、各種經變圖相,七寶樓台、蓮池樹鳥、香花伎樂。無論畫風塑神、線描賦色、結構布局,意境神韻等等,都能耐心一一解惑。

千古巨人無語

這絕倫的藝術寶藏「洞窟數目達到四百九十二個,塑像二千尊以上,壁畫總面積四萬五千平方米,如果將所有壁畫排列起來,將有三十公里長」。露天排列三十公里長!這一段令人深感興趣。我想我跟那些能工巧匠一樣,想知道他們長年在陰暗的洞窟內,仰著頭、抬舉有力的手臂,懸腕作畫,或賣力創作的精巧逼真雕塑,獲得了世人什麼樣的評價?

如果我是原創者,會很想知道一千六百多年來,是什麼人進到了洞窟?這些觀賞者有什麼樣的表情、言語與心態?

將這三十公里長、舉世無雙的藝術寶庫,擬人化為一個高大巍峨的巨人,祂躺臥著見證了滄海桑田、朝代興衰、悲歡離合、戰爭與和平,祂是我們祖先的智慧結晶,先祖們也曾衷心對祂傾訴心事。假設讓這位巨人開口,對當今世人說三句話,祂會說些什麼?

進入莫高窟,你不僅僅是觀賞者,同時也是被觀賞者。猜猜這位巍峨的智者,會告訴你哪三句話?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