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是觀史】  別把雍正扁平化

余遠炫 |2012.09.17
1907觀看次
字級

清朝雍正皇帝最受爭議的,就是他的繼承大位問題了。敵對雍正的就說雍正有十大罪狀:謀父、逼母、弒兄、屠弟、貪財、好殺、酗酒、淫色、誅忠與任佞。

這些罪狀在當時就已經傳得沸沸揚揚了,「雍正」的年號頗有「雍親王得位之正」的意涵,但深植民間的卻是,雍親王在康熙駕崩時,聯合了尚書兼步君統領隆科多,以及遠在千里的川陜總督年羹堯,巧妙控制局勢打壓諸皇子,成為新君。

一直到現在,「九子奪嫡」仍是雍正繼位前的清宮大戲。雍正的確在性格上難以捉摸,從冷面王爺到鐵血皇帝,他總讓人猜不透。康熙曾批評年少時的雍正「喜怒無常」,等到雍正年長後,就曾要求康熙把這句評語收回,因為會記在歷史上。

從這裡也可看到雍正愛名,甚至不惜竄改歷史,因此即便他的十大罪狀並不全然是真實,但他的個性卻會讓許多人相信他會做出這種事情。

臉譜化的人物形象,忠是忠、奸是奸,性格分明。但這種扁平式的人物,並不是真實人物的形象。

因為真實的世界裡,一個所謂的好人,也有他的缺點,而所謂的壞人,也有可取之處,不會是全好全壞。歷史上一些爭議性強的人物像是曹操、雍正都是這樣的人物。其實,雍正可取之處還蠻多的。

滿清入關後,滿人大量跑馬圈地,而且為了伸張旗權,旗人犯法,與漢人發生糾紛,地方官吏不能審判。雍正即位後,發生直隸總督宜兆熊彈劾良鄉縣知縣審理滿漢糾紛案件時,仗責旗人。

雍正認為,地方官員審理事務,只需講是非曲直,不用分別滿漢,不但嘉許良鄉縣知縣,還把直隸總督革職,同時修改不合時宜的法令。

雍正做的好事還不只一件,重大政策像是「火耗歸公」、「攤丁入畝」等改革,乃至「豁賤為良」,把一些因為歷史背景或者是風俗而被打入「賤民」階級的人,能夠恢復名譽成為良民,這些功績都不應該被忽略而輕抹的。

重新評價或是換個觀點看雍正,我們或可發現更多不同的雍正面貌呢!



(相關內容在下午三點警廣FM104.9頻道《一點新樂園》節目同步播放,歡迎收聽。)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