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光國教授日前一篇標題為「頭腦外包的政府決策」之文章,針對國家教育制度研究的主題,應該著眼在要解決問題,而不是在「累積資料」,並期盼政府能責成國家教育研究院,從事精確翔實的教育政策研究。
筆者相當敬重黃教授長期以來對國內教育發展之關切與貢獻,尤其針對國家教育研究院當前所扮演之角色、功能與作法,個人有些想法供大家思考。
國家教育研究院自去年三月成立,設置三個研究中心(教育制度與政策、課程及教學、測驗與評量),針對國內各項教育制度與政策、課程與教學和測驗與評量有關問題,進行整體性、系統性與長期性研究,以提供教育決策參考。
然而,教育制度及政策研究中心主要業務,應該是進行各級教育制度、政策與問題之研究,並以K-12教育體制與政策議題之探究為焦點,並延伸至師資培育、技職教育、高等教育與社會教育有關政策部分。
在教育決策資訊與專業諮詢提供上,應建立國內各級各類教育之長期性與系統性資料庫,提供教育決策與專業諮詢服務,尤其在各國教育制度與政策之比較研究上,也必須有系統的探討華人地區與世界各國教育制度與政策,並進行比較分析,提供政府教育決策之參考。
筆者想要說的是,高等教育良寙攸關國家競爭力,綜觀世界先進國家之高教發展,皆有政府部門做強而有力的後盾,以期強化高等教育品質,提升其國際競爭力為首要目標。
台灣雖然地狹人稠,的確需要靠教育來創造機會,讓台灣教育是最有機會能與國際競爭的籌碼,高教的基礎成為亞洲教育的驕傲,更盼台灣成為亞洲國家的羨慕之地。
林立生(新北市/大學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