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美國聯準會十三日宣布推行第三輪量化寬鬆(QE3)措施後,激勵美國股市勁揚,標普500指數升到二○○七年底以來最高水準;商品市場也報以漲聲,石油與黃金分別升到四個月和六個月新高,基本金屬也同步攀升。
不僅全球股市大漲,台北股市也開高走高,指數七千七百三十八點○五點創波段新高,成交值一千三百三十四億九千五百萬元,創三月以來最大量。
台股上演慶祝行情,資金爆量,新台幣匯率也大幅走揚,台北外匯市場昨天開盤以二十九點七元兌一美元開出,最後以二十九點四六九元兌一美元作收,升值二點三角,成交量十億四千七百萬美元。
金融市場對QE3最直接的反應就是飆升的商品價格,原油來到每桶九十六美元,較六月低點已反彈逾二成,金價更是升破每盎司一千七百四十美元的波段新高。
不過,台灣銀行貴金屬部副理楊天立卻提醒,國際金價雖有機會因QE3而飆升至一千八百美元新高點,但也不排除出現「利多出盡」獲利了結賣壓的情況。
中華經濟研究院院長吳中書昨日表示,QE3在短期之內對金融市場或景氣都有支撐作用,台灣也會受益;但效果能否持續發酵,要看美國財政政策之後如何配合。
台灣經濟研究院景氣預測中心主任孫明德說,QE3造成的效果是「短多長空」,對於目前股價及房價可能會有推波助瀾的效果,但長期對台灣整體經濟可能不是好事。
至於QE3對物價影響程度如何?孫明德表示,雖然QE3可能會加快油價或糧價上漲幅度,但這次量化寬鬆規模及幅度都沒有前兩次來得大,外界也預期,宣布QE3影響效果有限;最主要影響物價因素還是天災。吳中書也說,台灣目前物價上升都來自供給面,內需實則疲弱,短期還是有通膨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