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史學做人--勸將不如激將

任浩之 |2006.10.09
665觀看次
字級

運用激將法激勵士氣,引爆殺敵勇氣的導火索,是將帥帶兵打仗的一種藝術。

激將法也是一種說服人的技巧。使用激將法,往往能夠使被說服者感情衝動,從而去做一件他在平常情況下可能不會做的事;激將者還可以激起對手的憤怒感、羞恥感、自尊感、妒嫉感或者羨慕感等等,在這種情況下,處於激動之中的對象,是想不到怎樣上了激將者的當的。

諸葛亮在選人用將方面,非常善於運用激將法,來激勵將士殺敵作戰的勇氣和智謀。

例如,在劉備奪取漢中的作戰中,諸葛亮就曾連續兩次使用激將法,調動老黃忠用智破敵的積極性,使這位年近七十年的老將軍,在這次作戰中立下了汗馬功勞。

諸葛亮第一次激黃忠,是在曹軍將領張郃率重兵攻打葭萌關時。守關將領抵擋不住,連忙向成都告急。演義中寫道:玄德聞知,請軍師商議。孔明聚眾將於堂上,問曰:「今葭萌關緊急,必須鬧中取翼德,方可退張郃也。」
 
法正曰:「今翼德兵屯瓦口,鎮守閬中,亦是緊要之地,不可取回。帳中諸將內選一人去破張郃。」
 
孔明笑曰:「張郃乃魏之名將,非等閒可及。除非翼德,無人可當。」

 忽一人厲聲而曰:「軍師何輕視眾人耶!吾雖不才,願斬張郃首級,獻於麾下。」
 眾視之,乃老將黃忠也。
 
孔明曰:「漢升雖勇,怎奈年老,恐非張郃對手。」
 
忠聽了,白髮倒豎而言曰:「某雖老,兩臂尚開三石之弓,渾身還有千斤之力,豈

不足敵張郃匹夫耶!」
 
孔明曰:「將軍年近七十,如何不老?」
 
忠趨步下堂,取架上大刀,輪動如飛;壁上硬弓,連拽折兩張。
 
孔明曰:「將軍要去,誰為副將?」
 
忠曰:「老將嚴顏,可同我去。但有疏虞,先納下這白頭。」

 玄德大喜,即時令嚴顏、黃忠去與張郃交戰。

果然,老黃忠經諸葛亮這一「激」,精神抖擻,鬥志昂揚,與老嚴顏二人默契配合,把進攻葭萌關的曹軍殺得大敗,並一舉奪取了曹操在漢中屯積糧草的戰略要地--天蕩山。
諸葛亮第二次激黃忠,是在老黃忠奪取天蕩山後,奉玄德之命要去攻打定軍山時;這時諸葛亮卻說,定軍山守將「夏侯淵非張郃之比也」,他「深通韜略,善曉兵機」,只有荊州的關雲長「方可敵之」。
 
黃忠聽後奮然提出,這次攻打定軍山「不用副將,只將本部三千人去,立斬夏侯淵首級」。
 
孔明又再三不容,但黃忠硬是要去。諸葛亮只好派法正作為監軍隨同前去。
 
結果,老黃忠在法正的協助下,計斬夏侯淵,又乘勝奪取定軍山。

這個小故事告訴我們,激將法既可用於敵,又可用於己。用於敵時,目的在於刺激敵方將軍的神經,使其失去理智,採取魯莽行動,從而受制於我。這種用法比較多見,一般是在我欲速戰、敵欲持久時運用此招,來引誘對方在不利情況下與我交戰。
 
激將法用於己時,目的則是要振奮將領、部下、士卒的殺敵激情。
 
克勞塞維茨說過,每個軍人都具有強烈的榮譽感和英雄主義精神。而這種榮譽感和英雄主義精神一旦爆發出來,就會變成不可阻擋的力量。激將法正是衝撞這種激情之火的燧石,引爆殺敵勇氣的導火索。運用激將法激勵士氣,是將帥帶兵打仗的一種藝術。它要求在使用中,要針對將領的某一性格特點和所處的客觀情況,而靈活實施。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