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擊樂版恆春民謠 吸引學童

 |2012.09.13
1114觀看次
字級

【本報屏東訊】民謠要能復興,必先感動人心!恆春半島的無形文化資產恆春民謠,因難引起年輕族群共鳴,出現斷層危機。

縣文化處年初向文化部爭取到「在地藝文特色」計畫,結合音樂劇、舞台劇等藝術元素扎根,計畫以三年時間推向國際舞台。

縣文化處長徐芬春說,為保存彌足珍貴的無形文化資產,文化處年初向文化部爭取到四百五十萬元經費,整合相關資源,選出包括恆春國小在內的九所國中小學、五個社團,提供專業師資。

「是危機,也是轉機!」徐芬春說,恆春民謠以月琴為樂器,用素樸曲調吟唱出與土地連結、探索人情的故事,滄桑的聲音配著月琴,傳奇說唱藝人陳達的〈思想起〉,道盡與天搏鬥的心酸,因唱詞偏重早期社會生活形態,難引起現代人共鳴,且音樂活力不足,擴散力受限制,出現斷層危機。

恆春民謠指導老師陳麗萍說,只讓恆春孩子學習「原汁原味」的恆春民謠,孩子接受度不高,她試著將恆春民謠的月琴,和中外打擊樂器結合,搭配動作簡單的舞蹈,曲風融入外來元素,由滄桑變成歡樂,課程中搭配童話故事元素,並結合音樂劇、舞台劇、台灣廟會三太子舞蹈表演,高年級生帶低年級生,孩子興趣大增。

文化處將今年訂為基礎培立期,以種子教師培訓、鼓勵開發教材為主,明年為擴大參與期,將引介大專院校相關系所師生進駐指導,後年為鼓勵發表期,計畫安排國內巡迴和國際交流演出、製作發行專輯,要將恆春民謠推向國際舞台。

受文化部委託的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昨天到恆春考核成果,研究發展組總監孫華翔,在恆春國小看到融入中西文化的創新教法,直呼開了眼界,沒想到「恆春民謠也可以這麼好玩!」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