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台灣醫療勞動正義與病人安全促進聯盟」(簡稱醫勞盟), 昨天成立大會,一群自稱「白袍勞工」的醫護人員,提出改革訴求,爭取合理工時及醫療去刑化;同時發表探討醫病關係的新書,義賣所得將捐助南迴醫院希望工程。
由新光醫院急診主治醫師張志華、彰化基督教醫院兒科主任錢建文、亞東醫院心臟內科醫師吳靜芬等三十多位醫師及護理人員發起的「醫勞盟」, 昨天「九一一」成立,象徵台灣醫療正面臨大崩壞,血汗醫院問題日益嚴重,包括護理人員荒、醫護過勞死、醫師選科內、外、婦、兒、急診、麻醉「六大皆空」等現象,需馬上急救。醫勞盟三月先在臉書上線,迄今逾二萬多人按讚,逾四萬人參與討論。
醫勞盟抨擊,台灣醫師刑事起訴率居世界之冠,即便是醫療不可避免的風險,非醫療過失,仍常讓醫師面臨刑責,不少醫師心灰意冷。因愛滋器官移植案遭監院彈劾的台大創傷醫學部主任柯文哲也出席大會,強調台灣醫療崩壞是「進行式」,醫界站出來成立醫勞盟,就是要面對問題、解決問題,創造醫病雙贏。
柯文哲表示,動輒面臨刑責,甚至數千萬元的判賠,是「六大皆空」的主因。有鑒於醫療過程中難免會有病人受害,除了醫療去刑化,也建議衛生署應配合建立不責難補償制度,由國家承擔起非故意醫療疏失的補償責任。
從制度面保障民眾權益
應邀出席的衛生署副署長林奏延,回應醫勞盟訴求表示,針對醫療刑責合理化,已與法務部取得共識,希望完成醫療法修法,同時配套推動醫療糾紛處理法及醫療事故救濟,成立醫療事故救濟基金,避免「醫醫相護」,從制度面保障民眾應有的權益。
醫師合理工時部分,衛生署決定用勞動契約來規範,醫院設置標準也提高護理人員的護病比,由四人一床改為三人一床,明年度增聘護理人員的專款也提高至二十五億,護理人員處理的評鑑文書作業大幅減項,對改善醫護勞動環境將有一定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