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灣,學生日減導致教師供過於求,為爭取教職,教師在縣市間奔波應試,成了流浪教師。
但據聯合國國際教科文組識統計,未來全球教師將短缺一千八百萬人,這個強烈的對比,讓人感嘆台灣的教師能「外銷」該多好。
作育英才涉及文化、語言、生活等多層面問題,不是頂著一個教師光環就能跑天下,因此「教師外援」只是一個假想。比較務實的作法是作市場調查,有計畫陪養師資,讓「供需平衡」。
不過在台灣,計畫趕不上變化,因主政者不同而可能出現不同的政策。上階段建構式數學、現階段鄉土語言教學,不一而足。不斷增設師範學校,終造成師資供需失衡。
諷刺的是,除了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區落後非洲國家嚴重缺乏師資外,文明進步的愛爾蘭、西班牙、美國也面臨青黃不接,有教師欠缺的危機。
主要是教師未受到應有尊重,年輕人不願擔任教職。其實台灣教師也得不到應有的尊重,連學生、家長都以「我出錢,你賣知識」的態度對待老師。如果觀念不改,有一天台灣也會找不到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