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報載,有民眾投訴及媒體報導,每逢假日,就會有大批外勞占據台北車站的大廳,造成車站擁擠不便及吵雜,迫使台鐵周末拉線,限制外勞聚會及活動的區域。
筆者雖然同意乘客候車環境的權利需要維護,然而社會大眾應該付出「同理心」,不應過度限縮外勞休閒的需求,應在兩者之間取得平衡。
不只台北車站,全台重要的交通樞紐及周遭的街道、商場及公園,只要到了假日時,就會成為眾多外勞朋友的聚會場所,因而出現了「外勞街」或「外勞店」的稱號。
不少候車乘客或周遭居民卻擔心,太多外勞聚集除了會造成環境吵雜及髒亂外,並憂慮會引發治安上的問題,甚至導致房價下跌,因而表現出排斥,甚至敵視的態度。
筆者讀研究所時,曾針對不少外勞進行訪談與近距離的觀察,發現他們因休閒資訊不足,加上無力負擔較高的經濟開銷,以致能夠選擇的聚會場所有限,只得在不花錢的車站和公園打發休假時間。
他們大都會遵守場所的規定和管理人員的勸導。至於台灣民眾對他們經常打架鬧事的負面觀感,有人喊冤表示,每個國家總是會有少數的不良分子,不應該一竿子打翻一條船的人。
因此,筆者呼籲社會大眾,應該多體諒與包容這群異鄉遊子的困境及休閒需求,這才是講求人權的文明社會表現,不是嗎?
江寧(南投市/文字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