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
哈佛商學院最重要的一堂課
作者:克雷頓.克里斯汀生、
詹姆斯.歐沃斯、
凱倫.狄倫
譯者:廖月娟
出版:天下文化非報系
文/郭瑞祥(台大商研所特聘教授)
人生可不可以管理?傑出的管理理論可以幫助企業解決眼前困難、擬定未來策略,但可以用來幫助我們面對人生難題嗎?
哈佛大學的克里斯汀生教授,以這本書證明,面對複雜無常又多變的人生,好的理論即使無法提出簡單的解答,卻有助我們建立一套堅強的思考架構,在職涯選擇、人生價值觀上,建立一條明晰的軸線,做為面對種種艱困考驗的準繩。
克里斯汀生教授為「破壞式創新」的管理大師,他的文章、個案、以及著作,深受世界各地的專業經理人重視,不可不謂近十年來在「創新」議題上最具分量的一位學者。二○一○年,克里斯汀生教授在哈佛商學院畢業典禮上發表演說,當時他罹癌完成治療不久,對人生有許多體悟,演說感動許多人,後來寫成文章「精算人生三題」發表於《哈佛商業評論》。如今,此篇影響深遠的好文章擴充為書,將管理理論鮮活套用於人生議題,不論形式與內容,深入淺出,堪稱又一次成功的創新。
克里斯汀生教授在本書提出三個人生大哉問,也是他每年在課堂上與天之驕子的學生反覆辯證的:
1.我如何知道,我的工作生涯可以成功、快樂?
2.我如何知道我與配偶、兒女與朋友的關係可以成為快樂的泉源?
3.我如何知道我這一生會堅守原則,以免除牢獄之災?
第一個問題,主要是探討知識工作者的職涯規畫,並且尋找工作快樂的動機,藉由不斷反省與自我調適,尋找個人最佳的職涯策略。在此書中,克里斯汀生教授也引述了賈伯斯在史丹福大學的畢業典禮演講:「只有熱愛你的工作,你才能做出偉大的工作。」
第二個問題,主要在探討知識工作者如何平衡工作與家庭生活,特別是探討家庭與人際關係。在此議題上,作者以較大的篇幅闡述,許多工作者耗費很多時間在工作上,卻疏於投資時間在家庭的經營上,往往造成原可避免的悲劇。
因此,他勉勵知識工作者一定要正確的調整優先次序,花較多時間陪伴家人、教養小孩,更要用同理心與對的方法了解家人與小孩,才能建立和諧、美滿的家庭,培養長久的友誼。
第三個問題,探討的是知識工作者的誠信(integrity)。作者引述眾多的案例,就是強調堅守原則的重要性。「百分之百的堅持,要比百分之九十八來得容易」。
一般讀者在閱讀念本書時,也許會好奇為何克里斯汀生教授會語重心長地寫這本書。簡單的答案可能是他人生也面臨過不少波折,生過大病,或是宗教信仰的理念。但檢視他過往著作,我認為他可能也是有感於太多的知識工作者急於功成名就,卻缺乏人生的願景智慧引導,因此本書特別介紹一些傑出的管理理論,闡述如何將理論運用於人生的管理之上。